5月份,社會物流與生產資料市場在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繼續呈現增速回落的態勢;生產資料價格持續攀升,但漲幅趨緩。5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0%,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1.9%,繼續處在50%臨界點上方,屬于景氣周期范圍,但與上月相比分別回落0.9和0.6個百分點,其中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進口指數等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反映當前宏觀經濟與生產資料市場仍然延續增速回落和價格漲勢減緩的基本走勢。
市場穩步發展,增速持續回落
自去年尤其是四季度以來,市場需求及物流量在保持較大規模發展的同時,增長的穩定性持續提高。5月份,社會物流規模、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及主要生產資料市場需求繼續呈現穩步較快增長和增速回落態勢。
一是社會物流需求回落速度減緩。據初步核算,1~5月實現社會物流總額近60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13.7%,同比增速回落5.6個百分點,比1~4月增速僅回落0.1個百分點。
另據工信部提供的鐵路運輸數據,5月份,全路貨物發送量3.3億噸,同比增長6.6%。其中,礦建物資增速最高,達到23.0%,其次是化肥農藥增長9.1%。
圖1、2009~2011年各月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及同比變化情況
二是生產資料銷售總額保持穩步增長及增速回落態勢(詳見圖1)。據初步核算,1~5月,全社會實現生產資料銷售總額17.9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14.6%,同比增速回落9.2個百分點,比1~4月增速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實現生產資料銷售總額3.8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6%,比4月份增速回落0.9個百分點。從各月實現的銷售總額及發展速度看,基本保持較高增長及增速在回落中趨于平穩的走勢。
三是市場需求穩步增長。2011年以來,主要生產資料市場需求總體保持穩步增長和增速回落的發展態勢。據對30種主要生產資料按可比口徑統計計算,1~5月,市場總需求(包括國內市場需求+出口)同比增長11%,與去年同期增速相比回落12.5個百分點,比今年1~3月增速回落了1.1個百分點。但從各月需求情況看,體現出需求規模在穩步提高,增速也更趨平穩的特點。而累積同比增速持續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對比期基數變化的影響,同時市場實際需求趨穩和出口增勢減緩,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市場需求的上升。
圖2、2009年~2011年各月30種主要生產資料總資源與總需求變化情況
部分能源、原材料供需緊缺狀況趨于緩解
隨著資源供給的穩步增長,電力及煤炭、焦炭、燃油等部分能源產品供應緊缺或采購困難的情況有所緩解。據初步統計計算,1~5月,30種主要生產資料市場新增資源(生產加進口)同比增長10.4%,雖然同比增速繼續回落,但回落速度減緩。從各月的供需同比增速情況看,3、4月份均是需求增速快于資源增速約1個百分點,而5月份供需同比增速分別為7.8%和7.4%,扭轉了需求增速快于資源增速的情況。據有關統計資料,5月末電煤庫存已提高到17天的較高水平;5月份,火力發電量同比增長13.5%、焦炭產量增長11.9%;1~5月,30種主要生產資料的平均供需差率達到2.4%,比1~4月提高0.3個百分點(詳見圖2)。
價格仍然攀升,但漲勢減緩
一是國內生產資料價格漲勢趨緩。從對生產資料市場的監測情況看,5月份,全國流通環節生產資料綜合平均價格環比呈現小幅上漲,漲幅為0.6%,比上月縮小0.8個百分點。帶動本月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品種主要是煤炭、建材、成品油和鋼材,其環比漲幅超過1個百分點,尤其以煤炭價格上漲最為突出,漲幅超過3個百分點;有色金屬、機電產品、汽車價格下降,其中有色金屬下降較為明顯,降幅超過2個百分點;化工產品價格漲勢趨緩、木材價格穩定并略有上漲。
二是物流價格走勢趨穩。從國際國內水運價格來看,整體走勢平穩。其中,國際散貨市場在經歷了3、4月的低迷后,5月下旬開始反彈。5月份,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震蕩上漲,平均值為1338.6點,較4月份上漲0.9個點,但同比仍下降56.0%。中國沿海干散貨運價指數穩中略降,5月份平均值為1488.7點,較4月份下降3.1個點,同比下降10%。出口集裝箱價格雖然進入傳統的貿易旺季,但受到運力等因素影響,未出現大幅上漲的勢頭。5月份出口集裝箱綜合價格指數為1011.9點,較上月僅上漲3.8點,同比則下降10.3%。
下半年生產資料價格或小幅回調
當前,雖然市場增速依然延續回落勢頭,但從總體上看,經濟發展仍保持了穩步較快和適度增長的基本格局,走勢上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目標前行。
一是無論是制造業還是非制造業,PMI指數回落幅度不是很大,且依然在50%臨界點上方。從制造業PMI來看,當前工業生產波動較小,呈平穩小幅回落。5月生產指數為54.9%,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回落幅度同上月持平,走勢趨向穩定。分地區來看,中部地區,受電力緊張等因素影響,回落較大,比上月回落5.3個百分點,由55%以上回落到50%以內,是帶動制造業生產指數整體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從東、西部地區來看,不但沒有回落,反而有所上升,尤其是西部地區上升較為明顯,比上月上升2.1個百分點,達到57.3%。從非制造業PMI來看,雖然有所回落,但主要指數仍保持較高水平。例如,商務活動指數連續三個月保持在60%以上,新訂單指數連續三個月保持在55%以上,這些數據顯示出當前非制造業經濟仍保持較高景氣狀態。
二是增速在回落之中,也有“亮點”。比如,伴隨著工業生產增速平穩回落,庫存調整加快。5月產成品庫存指數回落到50%,顯示出企業庫存即將出清,企業庫存壓力減輕,同時也會引發補庫需求,為經濟增長加注動力。
三是市場價格上漲勢頭減弱。制造業購進價格指數連續三個月回落,5月回落到60.3%,比上月回落5.9個百分點,回落趨于加快。反映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通脹壓力的影響在明顯減弱。生產資料價格漲幅也呈現持續回落走勢。6月上中旬,支撐國內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煤炭、成品油、水泥等產品價格漲勢回穩,部分品種甚至出現下降。國際原油、鋼材等大宗商品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情況。
對下半年物流業發展整體看好。從行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來看,5月份,生產性服務業新訂單指數雖有所回落,但仍在60%以上,顯示行業發展需求動力依然較為強勁。從政策層面來看,當前物流業發展受到了國務院的高度重視。6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工作,決定從稅收、土地政策、降低過路過橋收費和加大物流業投入等方面著手,提出了八項配套推進措施。國務院的重視和具體部署,對物流業發展是重大利好推動。從物流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來看,自2009年4月國務院出臺《物流業調整與振興規劃》以來,一直穩定地保持在60%以上,反映出業內對物流業發展普遍看好。
根據上述分析,預計近期生產資料市場總體將呈現“供需繼續穩步增長,價格高位趨穩,漲幅持續回落”的基本發展特征。
預計,下半年全社會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和社會物流總額增速可能在13%左右趨于穩定,這個規模和速度是與國民經濟整體發展相適應的,主要生產資料市場供需能夠保持基本平衡;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可能在6月份達到峰值,下半年后基本維持高位震蕩或小幅回調的走勢。
下半年須防需求增長回落過快總體看來,上半年我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基本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經濟增長向適度平穩方向發展,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增強,市場整體供需關系較為合理,價格上漲勢頭受到初步控制。
當前市場運行中值得關注的問題:一是要防止需求增長回落過快,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新訂單指數從去年12月份以來,除去今年3月份出現短暫回升以外,呈持續回落,并且回落幅度較大,均在1個百分點以上。
從非制造業PMI來看,零售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7.2%,雖然環比上升8.6個百分點,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回落較為明顯,回落幅度達到7.4個百分點,顯示出在通脹壓力下,居民消費趨于謹慎。從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697億元,同比增長16.9%,增速比4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也顯示了增速回落的趨勢。
二是從業人員指數回落。5月該指數下降0.9個百分點,回落到50.9%。
從今年以來的走勢來看,1、2月份均在50%以下;3月份短暫回升,上升到50%以上;4月份持平,5月份又轉為下降。從業人員指數走勢的波動性,反映出當前就業值得關注。
三是企業外部環境較緊,生產經營壓力較大?,F在企業反映,不但資金壓力較大,而且面臨著煤、電、油、水、運及主要原材料價格全面上漲,企業經濟效益下滑,尤其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較為困難的問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