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載砥礪奮進,三十載春華秋實。作為國內碳化硅和碳化硼領域的行業先鋒,鄭州市立新實業有限公司迎來成立30周年重要時刻。自該公司創立以來,始終聚焦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發展,依托先進生產設備、精密生產工藝、嚴苛質量管控體系與高效售后保障,構建起全流程產品服務鏈條。其主營的防彈陶瓷制品、結構陶瓷制品和半導體陶瓷制品,廣泛應用于人體防護、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新興領域,憑借卓越品質與創新技術,成為行業標桿企業,產品不僅覆蓋國內市場,更遠銷海外,贏得全球客戶信賴。
鄭州市立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新立。
初心如磐,轉型之路顯智慧
市場的風云變化,看準走向是關鍵。早些年立新實業的產品被更優的替代品迅速搶占了市場空間,公司生存壓力陡然而生!路在何方?鄭州市立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新立以及他的團隊絞盡腦汁。“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學習,再學習。當考察了一批領軍企業后,發現他們具有共同的特征:市場需求穩中有升、自動化程度高、主業競爭力極強、單品售價高等。馮新立認為,這就是企業的藍海,適合像他們這樣的中小企業發展。轉向工業陶瓷行業,這個念頭在腦中顯現,當機立斷,說干就干。
品質為先,品牌鑄就信任基石
轉型的過程中充滿挑戰。當進入新的領域,技術、設備、工藝得從頭來。這些是企業扎根的基本,該如何掌握?他們請教了底蘊深厚的行業老專家,三顧茅廬,誠心邀請,可老人家年事已高,不再出山。那時的心情是無奈中有幾分沮喪與焦急。迫在眉睫,眼看再不轉型,企業真的就要有危機了,員工還指望這份工作養家糊口。于是,自己給自己鼓勁兒,另辟蹊徑。老話說得好,心誠所致,金石為開!馮新立的堅持不懈,打動了行業內的一位大咖。他推薦了一位朋友。真是“峰回路轉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專家體系完備,指導著他們打通了裝備、工藝、檢測等前端通路。
“當項目取得進展時,大家激動不已,可這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產品好不好,客戶說了算。轉型成不成功,市場說了算。接下來,怎么快速在市場打開我們的名聲?從宣傳入手,預先取之,必先予之。我們一合計,抓住陶瓷行業展會的平臺,充分展示產品與立新實業品牌。贊助大拱門、氣球對聯、床頭柜、座簽、飲用水等,讓“立新”品牌展會期間隨處可見。”馮新立表示。
連續多屆的投入,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立新實業。研發團隊結合自身原料及加工技術的多年經驗,獨辟蹊徑,開創了全新的技術路線,質量佳,產品更耐用,成為經得起時間淬煉與市場檢驗的標桿產品。客戶對立新實業的認可,同時也激勵著立新實業精益求精。
產品的競爭力是品質、價格、相關服務的合力。只靠宣傳遠不能支撐。生產防彈片、結構陶瓷制品和半導體陶瓷制品等包含的原材料制備、壓制、燒結等環節由他們全程完成。這樣實現了對產品的質量、工期、存量、成本的高度可控。面對突然下達的大貨訂單,他們也游刃有余。公司地處中原樞紐,交通便利,運輸方式的可選性及費用都有優勢。發貨速度上也更有競爭力。
鄭州市立新實業有限公司供圖
誠信為本,商道酬勤顯真情
商道酬誠!一握立新手,終身是朋友。30年來,企業及法人信息沒有過變更、沒有和任何人或公司有過訴訟,信譽優良。馮新立記得不止一次,行業需求突然爆單,他們依然是按照以往簽訂的價格,向客戶供貨。有時候,客戶要貨急,他們就空運送達。這樣雖然運輸成本上去了,但在客戶心目中,他們不為小利,不忘初心,更加體現出來他們的不可或缺。
所以,即使在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時候,上游的供貨商對立新實業依然價格穩定,而在市場需求低谷時,下游采購商則以同價優先采購立新實業的產品。對人赤誠相待,企業的發展狀態越來越好。
鄭州市立新實業有限公司供圖
人文關懷,營造溫馨家園氛圍
立新實業在新、老廠區,都在擴大綠化面積。員工在車間工作,因為產品不能出現一絲一毫的偏差,所以工序緊張且枯燥,而當員工走出車間,看到繁茂綠葉、似錦繁花,心情要舒暢很多。同時,在各個季節,他們給員工購置了適合不同場景下的工服。夏季,是涼感的冰絲速干面料短袖。春秋季,是棉質的套裝工服,適應多變的天氣。冬季,是橄欖綠色的三防沖鋒衣,更輕便、保暖且透氣。大家穿上后,可以更舒適地工作,提升身為“立新”人的驕傲感。同時,他們也在各個重要節日,為各位職工分發禮品與年終獎金,每月為大家過集體生日。在新廠,他們還為工作超1年的員工提供單人帶衛浴的宿舍福利。他們希望,在工廠里,這不僅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一個“家”。
2023年6月19日,鄭州立新實業有限公司組織員工來到洛陽重渡溝景區進行為期兩天的團建旅行。鄭州市立新實業有限公司供圖
智能引領,創新驅動未來發展
目前,立新實業在焦作溫縣的新廠區已正式投入生產,這擴大了公司制品的產能,也提高了產品的交付能力。重點增加了半導體靜電吸盤等高端產品的生產。吸盤是芯片制造設備——光刻機和刻蝕機上面的重要配件。近幾年由于國外對國內芯片需求的壓制,激發了國內廠商的崛起。生產這樣的產品,需要高端裝備和豐富的加工經驗去支撐。近些年,他們通過公司利潤的原始資本積累,引進了先進的智能化裝備——CNC加工中心。這些設備操作起來智能高效。員工一個人即可控制6、7臺設備。正是有了這些智能化設備做推動,他們二十年碳化硅粉體制造的原料經驗,結合馮新立父親在世時,身為炮兵高級維修工所積累下來豐富的機械維修制造的經驗,三者結合,令他們不斷生產出來在精度、質量、交期等方面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展望未來,攜手共創輝煌篇章
當前,全球產業格局正在經歷深度重構,站在這個節點,工業企業既面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性機遇,也需應對全球供應鏈重塑的嚴峻挑戰。目前,他們需要把握“三個轉變”: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產品輸出向標準輸出轉變、從單點突破向系統能力轉變。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所言:“未來十年將是制造業范式革命的關鍵窗口期”。唯有將技術創新、管理革新與模式創新深度融合,方能鑄就新時代的工業文明。(馬湘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