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陶景華
近日,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了《河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導向目錄(2025—2027年)》(以下簡稱《導向目錄》),旨在加快河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了解《導向目錄》的制定背景、主要內容、政策措施以及預期目標,中國工業報對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軟件產業處處長李劍進行了專題采訪。
中國工業報:《導向目錄》的出臺背景是什么?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慮?
李劍:《導向目錄》的出臺是基于國家和河北省的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的普及應用,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工業互聯網,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也要求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有關部委近期先后出臺了“人工智能+”、智能工廠梯度培育、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等系列政策文件和行業數字化轉型指南等標準體系。
為加快河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特制定《導向目錄》。同時,也希望通過《導向目錄》明確方向,引導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少走彎路,提高轉型效率和質量,提升河北省制造業整體競爭力。
中國工業報:《導向目錄》的制定過程是怎樣的?如何確保政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李劍:制定過程中,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首先深入研究了國家相關政策導向以及行業發展趨勢,全面梳理了河北省制造業的現狀,包括產業結構、企業規模分布、數字化基礎等情況。我們廣泛調研了企業需求,組織了專家研討會,并認真聽取了來自制造業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及相關領域專家的寶貴意見和建議。
在確保政策科學性方面,河北省積極借鑒了江蘇、山東等先進省份的數字化轉型經驗,結合本省實際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和論證。在可操作性上,政策內容細化到具體的工作舉措和實施步驟。例如,在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上,針對省級專精特新及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關鍵環節的需求,提供了詳細的應用場景和改造路徑,幫助企業明確如何依據政策導向推進數字化轉型。
中國工業報:《導向目錄》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有哪些亮點和創新點?
李劍:《導向目錄》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支持制造業數字化改造:鼓勵企業制定轉型整體規劃,開展數字技術集成創新應用,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生產設備和信息系統全面互聯互通,實現全流程、全場景、全鏈條數字化轉型。支持大型企業構建技術底座,開展業務創新,打造“數字領航”企業。
二是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圍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營銷服務、供應鏈協同等環節,推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規上工業中小企業實施重點場景深度改造,推廣小快輕準產品解決方案在關鍵環節的應用。
三是推動智能制造升級: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最新數據,全國已建成超過3萬家基礎級智能工廠,其中1200余家為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達到卓越級智能工廠的標準。這些智能工廠通過部署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和系統,實現了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和不良品率的大幅下降。因此,鼓勵制造業企業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制定智能工廠建設提升計劃,以進一步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四是促進工業設備和業務上云:推動工業設備、業務應用、平臺系統、基礎設施及制造能力全面上云,分別提升能耗管控與設備運行效率、辦公管理及研發效率、數據管理與資源集聚水平、資源利用與安全保障能力、資源配置效率。
《導向目錄》的亮點和創新點是以大模型應用為牽引和分層分類指導。
以大模型應用為牽引:突出大模型在制造業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圍繞鋼鐵、石化、醫藥等行業,加快垂直大模型開發,針對工藝仿真、產品檢測等具體應用場景,開發場景級大模型產品,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向縱深發展。
分層分類指導:對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分別制定不同的數字化轉型路徑和支持措施。大型企業注重全流程、全鏈條的數字化集成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打造“數字領航”企業;中小企業則根據自身實際需求,實施重點場景深度改造,推廣小快輕準產品解決方案,解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痛點和難點問題。
中國工業報:《導向目錄》提出了哪些具體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如何幫助企業解決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李劍:《導向目錄》的具體政策措施:一是技術服務支持:建設全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加快京津冀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建設,培育區域型、行業型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這些中心為企業提供包括評估咨詢、方案開發、生態營造在內的專業化服務,助力企業攻克數字化轉型中的技術選型、方案制定等關鍵難題。
二是人才培養支持。組織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相關培訓,旨在培養兼具制造業知識與數字化技術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鼓勵高校、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課程,與企業聯合開展人才培養,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人才保障。
中國工業報:《導向目錄》的實施將如何推動河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預計到2027年,河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將達到什么水平?
李劍:《導向目錄》的實施將推動河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升生產效率: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設備與系統互聯,優化流程,減少浪費與延誤,提升生產效率。智能工廠中,設備自動采集并分析數據,實時調整參數,提升產品質量與速度。
二是促進創新能力提升:數字化轉型使企業能利用數字技術實現平臺設計、網絡協同等創新,整合產業鏈資源,促進創新要素流動融合,增強創新能力,開發競爭力更強的產品和服務。
三是優化產業結構:引導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動傳統制造業升級,培育新興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河北省制造業附加值。
到2027年,將推動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特色產業集群中的‘領跑者’企業全面實現‘智改數轉網聯’,確保數字化改造無遺漏;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將提升至78%,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將達90%,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普及率將達60%。全省兩化融合水平將躋身全國前列,工業設備上云率繼續保持全國領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將突破1500億元。
中國工業報:《導向目錄》如何與國家和河北省其他相關政策銜接?企業如何更好地利用政策紅利?
李劍:政策銜接方面,《導向目錄》緊密圍繞國家關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部署,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國家部委出臺的“人工智能+”、智能工廠梯度培育、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等系列政策文件相呼應。這些政策旨在推動制造業向高質量發展,包括財政支持、市場準入、法律法規、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等方面,以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本壓力,為數字化企業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在河北省內部,與《河北省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協同推進。既符合國家鼓勵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應用的政策導向,又與河北省方案中推動工業大模型培育孵化的任務一致。在實施過程中,各政策在目標設定、任務安排、支持措施等方面相互補充,形成政策合力。
企業利用政策紅利方面,企業首先要深入學習《導向目錄》及相關政策文件,了解政策支持的方向和重點。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貼合政策導向的數字化轉型規劃,并積極申報相關項目,參與政府組織的數字化轉型培訓,以提升員工技能。同時,企業需密切關注政策動態,靈活調整發展策略,充分把握政策紅利,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業報:《導向目錄》的實施將如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將開展哪些區域合作項目?
李劍: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首先關注的是產業協同升級。通過《導向目錄》的引導,河北省制造業正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與北京的科技創新資源和天津的先進制造優勢相結合,共同促進京津冀產業的協同升級。例如,河北省的制造業企業正在利用北京的科研成果進行數字化技術創新,并與天津的企業合作,共同推進數字化供應鏈的協同,以提升整個區域制造業的競爭力。
二是資源共享: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促進京津冀三地在數據、人才、技術等資源方面的共享。例如建設京津冀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為三地企業提供服務,推動三地企業在數字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打破地域限制,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關于開展區域合作項目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聯合開展大力發展網絡安全產業,加快建設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這與京津冀地區近年來在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產業方面的協同發展密切相關。例如,京津冀三地已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圍繞重點產業鏈聯合招商,協同培育集成電路、網絡安全、安全應急裝備3個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此外,京津冀網絡安全產業集群促進組織的成立,以及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生態圈構建計劃的公布,進一步推動了京津冀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產業向廣度深度拓展。
二是積極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加速高分辨率視覺傳感器、高精度伺服系統、高性能減速器等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與產業化進程,并大力推進京津冀集成電路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建設。
三是完善數字化轉型服務支撐體系,加速京津冀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的建設步伐,著力培育區域性和行業性的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為三地提供包括評估咨詢、方案定制、生態構建等在內的全方位專業服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