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部署安排,生態環境部將按照“邊實施、邊完善”的工作思路,分兩個階段穩妥有序推進相關工作。
生態環境部宣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裴曉菲對記者表示,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僅覆蓋了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200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50億噸。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是碳排放大戶,年排放量約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三個行業納入碳市場管理后,不僅有助于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而且有利于以市場機制,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和低碳技術創新應用,推動三個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在現有發電行業基礎上,新增企業約1500家。
“《方案》的發布,標志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次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裴曉菲表示。
碳市場擴圍加速綠色低碳轉型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大制度安排,是國際通行的氣候治理政策工具。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擴大覆蓋范圍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的關鍵舉措。
“目前,我國已建立重點排放單位履行強制減排責任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激勵社會自主減排的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裴曉菲介紹。
據了解,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啟動上線交易,是目前全球覆蓋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經過近四年的發展,市場總體運行平穩,制度體系日趨完善,數據質量全面改善,以碳市場為核心的中國碳定價機制正在形成。
“此次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水泥企業能充分利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激勵機制,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中獲得經濟收益。同時,能促進水泥行業有效應對產能過剩矛盾、經濟效益下滑等問題,有力推動水泥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
金隅冀東水泥綠色低碳推進部部長姜雨生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為企業帶來了良好機遇,企業可以通過碳市場出售富余的碳配額獲得收益,為公司帶來新的盈利模式。同時,還可吸引綠色基金、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投資和支持,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此次行業擴圍是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重大戰略決策的重要舉措,也是執行落實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工作任務的具體部署。”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海兵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擴圍不僅能夠加快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從“單一”管控向“多元”共進轉變,還能在更廣范圍激發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活力,在更深層次上利用市場機制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對鋼鐵、水泥、鋁冶煉三個行業發展而言,此次行業擴圍深化了制度供給,增強了排放約束,強化了主體責任,既會帶來挑戰,也會蘊含機遇。”王海兵認為。
路線圖明晰從平穩過渡邁向深度減排
《方案》明確,將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中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單位作為重點排放單位,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2024年作為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首個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約工作。
對于三個行業比較關心的配額分配問題,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說,將繼續采用基于碳排放強度控制的思路分配配額。
其中,2024年鋼鐵、水泥、鋁冶煉企業獲得的配額量等于經核查的實際排放量,所有企業均無配額缺口,無需支付履約成本。2025和2026年度各行業配額整體盈虧平衡,根據碳排放強度績效設置調節系數上下限,將所有企業配額盈缺率控制在較小范圍內,不會對行業企業發展產生收縮性效應。2027年以后,將研究建立預期明確、公開透明的行業配額總量,并逐步適度收緊,推動三個行業碳排放強度不斷下降。
“這就意味著,企業在首個履約年不會面臨顯性碳成本,無需支付額外的履約成本,有助于企業平穩過渡,又為后續逐步收緊配額、推動企業減排奠定了基礎。”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同時也意味著2025年將成為鋼鐵、水泥和鋁冶煉行業的關鍵轉型節點。2025年和2026年,各行業企業所獲得的配額數量與產能產出掛鉤,合理確定配額盈缺率。若企業的碳排放強度低于設定的基準線,它可能會獲得額外的配額盈余。反之,如果企業的碳排放強度高于基準線,則可能會面臨配額短缺,需要支付額外的履約成本。
根據《方案》部署安排,生態環境部將按照“邊實施、邊完善”的工作思路,分兩個階段穩妥有序推進相關工作。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透露,生態環境部近期將印發關于三個行業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重點排放單位名錄制定、關鍵參數月度存證、碳排放報告核查、核定配額發放、配額清繳等任務及完成時限。
據悉,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已對管理平臺、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功能進行了升級改造,并從2月底以來組織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的900余家企業開展了相關平臺功能測試,幫助企業熟悉市場規則,同時進一步完善系統功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