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維護社保基金安全,不斷增強社保經辦人員紀法意識,進一步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二團社保所以3月啟動的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動為契機,通過“學案例、強規范、堵漏洞”三步走策略,構建起基層經辦機構立體化風險防控體系。
案例剖析敲響安全警鐘
專題會議首先傳達并學習了關于社保基金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動的相關文件精神,系統梳理了近三年全國社保領域的37起典型案例,重點剖析了包括某市養老金詐騙案在內的5個具有基層代表性的案件。通過還原“偽造參保材料—虛構勞動關系—套取養老待遇”的完整作案鏈條,揭示了基層經辦環節中存在的漏洞。現場播放的涉案人員懺悔視頻,深刻地將“基金安全無小事”的理念植入人心。
制度規范筑牢操作防線
一是三崗核驗防疏漏:針對養老金申領、待遇資格認證等高風險業務,嚴格執行“初審+復審+局中心復核”的三重審核機制,每筆業務均同步留存紙質簽字記錄與電子臺賬。二是聯防聯控堵缺口:聯合團鎮派出所、民政部門建立“生存狀態月核驗”機制,通過數據比對預防冒領養老金行為。
能力提升夯實經辦根基
秉持“內外兼修”的工作理念,三項關鍵舉措筑牢安全防線:一是組織全體工作人員開展崗位風險防控專項培訓,全面自查風險點,并集中學習業務操作手冊;二是同步推進廉政風險教育,建立晨會案例剖析與季度廉政提醒談話機制,確保廉政意識深入人心;三是構建群防群治的監管格局,形成全方位的防護體系。讓基金安全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實際行動筑牢民生保障底線。
十二團社保所依托警示教育月活動,成功構建了“制度約束+社會共治”的長效治理機制。從三崗核驗到聯防聯控,從風險防控大練兵到廉政教育的常態化推進,每一項舉措都深刻彰顯了“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使命擔當。立足于民生保障的前沿陣地,十二團社保所將持續強化基金安全防護網,確保群眾的“養老錢”“保命錢”在制度的堅實屏障下安然無恙。(李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