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余娜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副總工程師、中核工程黨委書記、董事長徐鵬飛提出了《關于統籌核工業數字轉型和AI賦能,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他呼吁,加快推動建設核領域數據中心,統籌核領域數據資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充分發揮核工業數據要素的乘數作用和倍增效應,將為建設數字核工業,加快核強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在徐鵬飛看來,數字化轉型將打造核工業全新的產業優勢,推動核工業數字化轉型,具有多層面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這是踐行國家“雙碳”戰略、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選擇。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積極、安全、有序地發展核電,已然成為中國保障能源安全的關鍵舉措。推進核工業數據中心建設,正是核工業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步。通過數字化賦能核工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從而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堅實保障,推動“雙碳”目標的順利實現。
另一方面,數字化轉型是重塑核工業產業形態、建設數字核工業、提升中國核能產業新優勢的必由之路。通過構建核工業行業數據中心,能夠促進數據要素在產業鏈中的高效流通,充分釋放數據蘊含的巨大價值,有效降低整個產業鏈的協同成本。進而形成核工業產業鏈數據資產,為研發設計、采購、建安、調試、運維等全生命周期的提質增效提供強大助力,打造出核工業全新的產業優勢。
然而,當前核工業數字化轉型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徐鵬飛坦言,目前核領域仍欠缺覆蓋全產業鏈的行業性數據中心平臺,這一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核工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以及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為此,徐鵬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第一,統籌核工業數字化轉型,構建以數據和軟件為中心的核工業數據中心及數字發展生態。建議有關部門加大對核領域數據中心建設的統籌規劃與投入,進一步協調推進核領域數據資源共建共享,以數據驅動核工業高質量發展。通過構建“政-產-學-研-企-用”融合平臺,在政府引導下,充分發揮核工業產業鏈鏈長單位優勢,以核電設計為試點開展自主化核工業軟件應用,逐步輻射核化工、核燃料等領域,分步實施軟件應用替代及推廣,形成滿足核工業持續發展需要的軟件產品和研發體系,完善核工業數字化發展生態。
第二,加強自主可控,構建核工業數據內部開放流通利用機制。核工業數據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核工業數據開放共享應堅持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共享開放產業鏈數據;對涉敏涉密的數據進行處理,加工成數據指數、報告、API等脫敏脫密的數據產品,向產業鏈各主體有償或無償開放使用。
第三,加強人工智能專項支持,賦能核工業產業發展。通過對核工業大模型算法、數據和算力的專項支持,形成滿足我國核工業發展需要,實現核領域知識數據與工業軟件雙向驅動的可信、可靠人工智能技術,優化以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為驅動的核工業智能機器人,將推動我國核工業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推動核工業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