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2024年,中央企業的資產規模突破了90萬億,同比增長5.9%;實現增加值10.6萬億元,完成利潤總額2.6萬億元,上交稅費2.6萬億元,均實現了高質量的穩定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持續提升,達到人均81.2萬元;全年的研發經費投入是1.1萬億元,連續三年超過萬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含房地產)5.3萬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2.7萬億元、同比增長21.8%。”1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袁野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袁野表示,在過去的一年,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未雨綢繆、全程跟蹤,打好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企業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新質生產力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取得重要進展;國企改革進一步走深走實。此外,中央企業牢記“國之大者”,堅決扛起服務國家戰略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責任,積極助力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應該說,2024年,中央企業都跑出了“加速度”。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2024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亮點紛呈,改革與發展取得新的突破,總體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呈現很多發展的新進展情況,較好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標任務。袁野表示,用四句話來概括:一是穩的基礎進一步夯實,二是好的態勢進一步鞏固,三是進的特征進一步顯現,四是新的動能進一步增強。
穩的基礎進一步夯實。2024年,從對財務經濟運行狀況的盤點情況來看,中央企業全年的資產、利潤、上交稅費都實現了穩步增長。不少企業持續推進降本增效、強化科技創新、深化內部改革、加強精益管理,不斷發掘新的增長點。在效益方面,不少中央企業在財務指標增長方面跑贏大盤、領先行業,為全社會提振信心、穩定經濟預期提供了重要支撐。
好的態勢進一步鞏固。從中央企業的主要財務指標結果來看,取得了明顯改善。比如中央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81.2萬元,同比增長了3%;凈資產收益率、營業現金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資產負債率都總體保持穩定。中央企業突出價值創造導向,著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強化市值管理,在不少上市公司業績提升的同時,加大現金分紅力度,鼓勵有條件的上市公司回購增持股票,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境內總市值同比增長了17.6%。
進的特征進一步顯現。中央企業電力、能源、運輸等行業實物量指標在2024年都保持了穩定增長,比如中央企業原油、原煤的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6%和1.8%,發售電量分別增長5%和7.6%,航空客運量、水運貨運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增長了19.4%、7.1%和8.5%,這些指標既體現了中央企業自身的經濟運行情況,同時還可以作為當期指標和先行指標,直觀反映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良好態勢。
新的動能進一步增強。中央企業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后勁。去年中央企業研發經費的投入達到了1.1萬億元,科技創新也取得很多的進步,取得了像嫦娥六號、夢想號、深中通道等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同比增加了21.8%,占到了投資總額的40%以上,在集成電路、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領域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這些可圈可點的成績表明中央企業高質量的發展邁出了更加堅實的步伐。”袁野表示,一年來,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未雨綢繆、全程跟蹤,打好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應該說,去年,中央企業都跑出了“加速度”。
袁野透露,2025年將繼續保持“一利五率”經營指標體系(注:“一利”為利潤總額,利潤總額要求穩定增長,資產負債率保持總體穩定,凈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收現率同比提升。)總體穩定,對個別指標做適當優化,就是用營業收現率來替代營業現金比率,其他指標不變,個別指標的優化主要目的是引導企業更加注重營業收入質量,加大有效投資力度,提升經營創現能力。
今年“一利五率”的經營目標是“一增一穩四提升”,增是利潤總額要保持穩定增長,資產負債率要保持總體穩定,凈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收現率要同比提升,努力以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和成效為國民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作出更大的貢獻。
提升“五個價值”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國資央企將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袁野表示,總的來說,國務院國資委將和中央企業一道,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五個價值”,即增加值、功能價值、經濟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價值,這五個價值今年要進一步提升,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和安全支撐作用。
“在具體的工作中,我們將堅持穩當前與利長遠相結合,著力實現以價值創造為中心的內涵式發展;堅持科技引領與產業升級相結合,著力培育更多創新驅動的新質生產力;堅持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相結合,著力提升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的能力;堅持激發活力與嚴格監管相結合,著力構建適應現代經濟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堅持用好政策與自我賦能相結合,著力提升工作落實的質效。”袁野介紹。
具體抓好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切實抓好發展質量效益提升。緊盯全年目標任務,繼續開展提質增效穩增長專項行動,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加大拓市增收、降本節支的力度,堅持擴大有效投資,用好“兩新”政策、加大“兩重”投入,更好發揮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切實抓好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指導推動中央企業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一體推進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生態構建,更好發揮在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切實抓好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深入落實國資央企“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統籌抓好“十五五”的規劃編制,聚焦主責主業,加大力度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抓好央企產業煥新行動、未來產業啟航行動,推動中央企業新舊動能平穩接續轉換,更好發揮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切實抓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高質量完成。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落深落實,深化企業三項制度改革,持續完善監管體系,推動“一業一策、一企一策”的考核,確保完成既定的改革目標任務。
五是切實抓好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持續在提升質量效益上下功夫,不斷改進和加強市值管理,優化上市公司國有股權管理,努力打造資本市場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的標桿。
六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突出高質量黨建主題,加快構建同新征程國資央企職責使命相適應的黨建新格局,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加大力度推進戰略性重組
中央企業重組整合是市場關注的重點。完成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成立中國數聯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完成愛達郵輪公司資源整合,推動中國一汽等汽車企業控股中國誠通力神青島……2024年,中央企業扎實推進重組整合取得積極進展。
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林慶苗表示,下一步將以中央企業重組整合為抓手,深入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繼續開展新公司組建,加大力度推進戰略性重組;縱深推進專業化整合,聚焦主責主業,整合優勢資源,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生態,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
“今年還將在強化國有企業科技創新、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健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機制、提升國資監管效能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確保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高質量完成。”林慶苗表示。
此外,國資央企高度重視擴大有效投資工作,投資工作既可為自身高質量發展擴容蓄能,也可對全社會的投資起到引領帶動作用。
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局長戴希介紹,2024年,中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率達到了3.9%,特別是四季度的投資節奏明顯加快,同比增長了11.3%。中央企業全年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2.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1.8%,占總投資的比重首次突破了40%,實施老舊設備更新、數字化綠色化改造投資超8000億元。不少中央企業在投資布局中尋找增長的“第二曲線”,在傳統業務領域的企業集團積極布局新材料、生物制造、智能網聯汽車等新領域新賽道。中央企業持續擴大電網、通信網、石油天然氣管網等投入大、回報周期長,但影響廣、輻射作用強的基礎設施投資。
“今年央企投資將在產業煥新上再加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投入倍增計劃落地生效;聚焦科技屬性、技術價值、新興領域,推動落地一批強鏈補鏈的重點項目;在設備更新上再加力,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引領全行業形成規模效應。”戴希指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