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黄色在线观看,2018天天拍拍天天爽视频,大鸡巴嗯嗯啊嗯啊嗯啊嗯啊嗯啊日逼视频,日韩va免费线上看

首頁 / 

甘肅6+3!“共和國印記”見證物和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典型案例名單公布

來源:蘭州新聞網 發表時間:2024-12-23 17:37
分享到:

近日,國家文物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共和國印記”見證物和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典型案例名單,100項“共和國印記”見證物和80項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典型案例上榜,其中,甘肅6項“共和國印記”見證物和3項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典型案例名列其中。



“共和國印記”見證物



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 1958年蘭州煉油廠油樣

蘭州煉油廠是新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煉油廠,被譽為新中國石化工業的搖籃,此油樣是1958年蘭煉建成后自主生產的第一桶“爭氣油”,在我國工業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它是中國石油工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實物見證,體現著老一輩石油人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精神。


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20世紀60年代首批國產丁苯橡膠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石油產業嚴重短缺,軍用油品和特殊的石化產品進口困難,嚴重威脅國防安全,生產“爭氣膠”成為蘭化人的歷史使命。1960年,蘭化建成年產1.35萬噸丁苯橡膠大型裝置,生產出首批合格的丁苯橡膠,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合成橡膠的歷史。它是那段矢志不渝、勇于奉獻的光輝歲月最好的見證。


嘉峪關城市博物館 酒鋼生產的第一批鐵錠

1958年,酒泉鋼鐵公司伴隨著國家“一五”計劃開始建設,經歷了12年艱苦奮斗后,終于迎來曙光。為確保順利生產,全國300多家單位千里迢迢支援酒鋼出鐵大會戰,夜以繼日、艱苦奮斗,生產出第一批鐵錠,作為酒鋼公司慶祝新中國成立21周年的國慶獻禮。此鐵錠通體黝黑,重達5.5千克,正面鑄有“為毛主席爭光酒鋼出鐵紀念1970.10.1”字樣,現收藏于嘉峪關城市博物館,2022年被鑒定為一級革命文物。它是我國冶金工業發展的縮影,也是嘉峪關城市發展歷程的見證。


金昌市博物館 “龍首之眼”特富礦

20世紀60年代初,在甘肅河西走廊龍首山下,發現了特大硫化銅鎳礦床,建設大軍從四面八方涌入金川,拉開了共和國鎳鈷工業基地建設的序幕。此礦石標本采掘于金川集團公司二礦區1000米井下,高85厘米,重880公斤,鎳金屬含量7-9%,其伴生元素還包括銅、鈷、鉑等多種有色金屬,屬于龍首山鎳礦床精品中的精品,被命名為“龍首之眼”。它見證著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鎳都金昌的崛起,也記錄了一代代建設者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身影。


玉門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玉門油田老一井抽油機

玉門油田老一井抽油機是甘肅油礦籌備處在老君廟最先開鉆的1號油井的抽油設備。1939年,玉門油田的開拓者在老君廟原址以北15米處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揭開了開發玉門油田的序幕。1940年一井安裝抽油機,是中國第一口機械采油井,1962年油竭停產。2011年老一井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現代石油工業自老一井而始,玉門油田為新中國石油工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石油工業的搖籃,也是彰顯中國石油工業精神、傳承石油工業文化的重要見證。


甘肅鹽鍋峽發電有限公司 黃河首臺大型水輪機轉輪

鹽鍋峽水電站是黃河干流上最早建成投產的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和灌溉效益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也是最早完全由我國自行設計施工、制造和安裝運行的大型水電站,被譽為“黃河第一顆明珠”。“黃河第一轉輪”是鹽鍋峽水電站原4號機組轉輪,高2.6米、標準直徑4.1米、重達51噸,在長達36年的服役期間,累計發電85.18億千瓦時。1958年鹽鍋峽水電站開工建設,建設者們日夜艱苦奮斗,1961年11月18日首臺(4號)機組投產發電,發出“黃河第一度電”,為西北地區工農業生產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能源支持。

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典型案例


中國石油玉門油田公司玉門油田老君廟油礦舊址保護利用

玉門,因油而設、因油而興,1939年老一井開發建設,1950年建成了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基地。玉門油田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創造了中國石油工業的96個“第一”,為新中國的誕生和發展作出了重大歷史貢獻。

為了有效保護和利用這一工業遺產,近年來對一號井、四號井、老君廟展覽室、西河壩窯洞等工業遺址進行了修繕保護、展覽展示,2013年,老一井舊址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的玉門油田老君廟油礦已經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游目的地,先后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工業遺產”“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

劉家峽水電站:新中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保護利用

1969年,劉家峽水電廠在群山高峽之間拔地而起,它是新中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廠,被譽為“共和國水電長子”,創造了當時混凝土重力壩最高、單機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長等7個“第一”,是中國水電的標志性工程,也是共和國向世界亮出的第一張水電“名片”。

如今的劉家峽水電廠以水庫、大壩、工業遺產龍門吊、地下廠房、新中國第一座地下330千伏開關站等工業遺產為依托,打造了14.5萬平方米的參觀和教育基地,全景呈現電廠建設史和新中國工業發展史,201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名錄,2021年被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天水工業博物館、天水興文工業博物館有限公司

天水工業博物館(天水長城控制電器廠遺址)工業遺產展示項目

1964年,天水被國家列為三線建設基地之一,37戶中央部屬、省屬大中型工業企業在天水興建,奠定了天水現代工業發展的基礎。其中,天水長城控制電器廠,80年代就成為中國五大中低壓電器生產基地之一,2017年搬遷至城外工業園區。

天水工業博物館是在天水長城控制電器公司老廠區遺址上改擴建而成,占地面積98.98畝,建筑面積67621㎡,收藏和展示著一批極具代表性的機器設備、歷史檔案、圖書資料等22428件,2023年建成開放,是西北地區首家綜合性城市工業博物館,目前已經成為集工業歷史和產品展示、工業遺產保護、科學知識普及、工業文化旅游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科普教育和工業文化創意發展基地。通過對館區內遺存的殼體車間、動力車間、裝配大樓、鑄造車間、小劇場、防空洞等進行保護利用,完整展示天水的三線建設史、建設成果和城市精神,讓工業遺產再次“活起來”。


編輯:龔忻

分享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快來搶個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