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遺產是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
12月11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七場)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圍繞工業遺產管理保護和利用,吉林省要省這么干!
開展分級認定
推動長春電影制片廠、夾皮溝金礦兩個項目榮獲國家級工業遺產稱號。今年年初,吉林省啟動了首批省級工業遺產認定工作,共認定長春拖拉機廠等10個賡續紅色基因、見證工業發展、傳承工業精神的省級工業遺產。同時,初步建立了省市縣協調聯動、分級管理的工作機制。
推動法制化建設
參與《吉林省紅色資源保護傳承條例》制定,從立法高度對包括工業遺產在內的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傳承作出規定。制定出臺《吉林省工業遺產管理辦法》,并指導吉林市制定《吉林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條例》,推動吉林市工業遺產納入法制化管理進程。
拓展保護利用模式
依托重點工業遺產資源,與相關部門協調聯動,共同探索“工業遺產+”的開發利用新模式。探索工業遺產+科普教育模式。推動長影舊址博物館、長春水文化生態園等建設工業博物館、工業遺址公園,多角度展示工業遺產,讓公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工業文化和技術的發展過程,實現優秀工業遺產資源的傳承、傳播和共享。探索工業遺產+休閑旅游模式。鼓勵大安釀酒總廠、蛟河市老爺嶺葡萄酒廠等制造業企業利用工業遺產發展工業旅游,打造企業品牌形象、創新營銷模式、發展增值服務。探索工業遺產+產業重塑模式。針對長拖文化產業園項目,在保留建筑原貌與歷史記憶基礎上,引入新商業、打造新場景,實現了文商旅“新客廳”、文旅消費目的地、國際文創產業生態地等功能。
如何讓更多工業遺產資源,煥發新活力?認定、普查、協調推進是關鍵!
持續做好工業遺產推薦與認定工作
積極指導各地將具有重要價值的工業遺產納入本地區工業遺產基礎數據庫,加強動態管理,持續更新信息。組織開展政策宣貫,推動《國家工業遺產管理辦法》《吉林省工業遺產管理辦法》的貫徹落實,開展國家級和省級工業遺產的分級認定,在優先保護工業遺產原有風貌、歷史文化價值的基礎上,突出推進工業遺產文旅價值的開發利用。
做好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
按照工信部、國家文物局通知要求,認真梳理已公布的各級工業遺產名單,配合文物主管部門,依法認定、登記和公布工信領域文物,納入依法保護范圍,做到應保盡保。
協調推進工業旅游發展
進一步加強部門協調配合,重點開展好工業旅游試點示范、工業博物館、工業文化研學基地建設,落實好工業遺產“在保護中‘盤活’利用,在開發中現實保護”,讓更多適合工業旅游的工業遺產資源,盡快煥發出工業歷史文化的新活力、新光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