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江南區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江南區人大常委會將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情況列入2024年監督工作計劃,于今年6月成立專項工作評議調查組(以下簡稱“調查組”),對江南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情況開展專項工作評議,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作出《關于進一步加強江南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決議》,交江南區政府研究處理。
文旅宣傳更“出圈”
江南區在文化旅游宣傳營銷方面創新不夠,將“流量”變“留量”的能力相對不足,這是江南區人大常委會在本次專項工作評議中提出的問題。對此,江南區政府緊跟新媒體時代步伐,構建文旅系統新媒體宣傳矩陣,加強與“旅游達人”以及第三方流量平臺合作,全面展示轄區文旅特色資源,在網絡上形成輻射帶動效應,持續制造話題和引爆熱點,激活“流量”密碼。
綜藝節目《閃光的夏天》在亭子碼頭錄制
有效傳播是吸引客流的重要一環,關鍵還是在于優質內容的持續出新。江南區文化旅游產業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內容、服務、創新中練好“內功”,推動亭子碼頭歐式城堡、亭子記憶歷史文化長廊、律動草坡、玫瑰噴泉等網紅打卡點設計出新,并通過《奔跑吧》《閃光的夏天》等節目錄制,引爆江南文旅“網紅”效應。2024年前三季度,江南區累計接待游客總人數1203.81萬人次,同比增長13.61%。
文旅消費更“火熱”
“目前,景區仍停留在門票經濟和景觀打卡狀態,歷史人文、民俗風情元素與旅游結合基本還是原地踏步,缺乏特有的文旅產品,這是群眾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這也是江南區需要整改的重點問題之一。”調查組副組長謝嘉表示。江南區大力實施“文化潤景”“景區煥新”行動,推進揚美村、錦江村麻子畬坡等歷史文化名村保護開發,提升建設廣西土地改革歷史博物館、揚美古鎮陳列館、亭子碼頭、老口樞紐等景區,非遺火壺、打鐵花、變臉、糖畫等技藝輪番上演,亭子碼頭“三月三”風箏節、百益上河城“露天電音泡泡”潑水節、螢火蟲動漫游戲嘉年華EX·南寧站01st等特色節慶活動精彩不斷,節會經濟活力四射。2024年前三季度,江南區旅游總消費143.03億元,同比增長13.42%。
產業融合更“靚眼”
調查組指出,產業融合度不高,消費輻射力偏弱,成為制約江南區文化旅游產業提質增效的一大瓶頸。針對這些問題,江南區探索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解鎖“文旅+”無限可能。
老口樞紐景區邕江畔CAMP露營地
發展文旅+工業,盤活傳統老工業資源,以原南寧市絹紡廠廢棄的舊工業廠房為載體提升改造的百益·上河城景區,如今已成為集工業、文化、非遺、潮玩、潮購于一體的情景式文化體驗創意街區,實現了“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的轉變。
發展文旅+農業,利用鄉村自然景觀、田園風光打造三江口景區,推出農耕體驗、研學課程、民宿露營等項目,成為休閑農業觀光旅游的一道風景線。實施鄉村旅游“后備箱”行動,培育發展蘇圩西瓜、四季那廊手撕菠蘿等特色農產品向旅游商品轉化,走出一條鄉村美、產業旺、農民富、治理優的鄉村振興之路。
發展文旅+商業,發揮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輻射帶動作用,依托亭子碼頭、南寧劇場、江南萬達、百益·上河城、杉杉奧特萊斯等夜間經濟地標和商文旅融合打卡地,豐富提升南寧劇場文旅產業融合消費集聚區、鑫鑫游艇俱樂部、百益上河城滴答滴運動工場和躍動里運動街區等文體旅消費新場景,逐步構建“商旅文娛”深度融合的夜間經濟發展新格局。
“我們將持續抓好江南區人大常委會專項工作評議提出問題的整改,進一步整合資源,補齊短板,延展鏈條,從文旅品牌、產品、業態、配套、服務五個方面提質增效,既要用過硬的服務接住流量、延續熱度,又要盤活家底、做大做實‘文旅+’的外溢效應,更要借力借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織就文旅融合的雙面繡,講好‘何以最江南’的城市故事,培育更多文旅新型消費業態,讓江南文旅產業能‘四時花開四時春’。”南寧市江南區文廣體旅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芳表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