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工業博物館(以下簡稱“工博館”)項目正式啟動。
用重現江南制造總局歷史場景講述原址故事,用親歷者檔案再現“三線”精神,用沉浸式體驗展示工業生產過程,以“萬噸水壓機”等展現中國工業力量,結合數字化技術剖析展示“四梁八柱”重點展品,以大白兔奶糖、“三轉一響”體現工業讓生活更美好……工博館將展示工業過程,增強互動式、沉浸式共情體驗,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工業文明。
記者從項目開工儀式上獲悉,目前已經征集了600多個各種類型的展品,這些展品有的在廠里,有的在檔案館,有的甚至在私人收藏空間,反映的不僅是現在,還有100多年前的記憶。這是歷史和現在,而工博館還將展現未來,反映上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盧浦大橋鳥瞰
“上海工博館將強調專業性、科普性、趣味性和互動性,要讓參觀者感到工業也是很有趣的,要讓青少年通過參觀工業博物館,增加科普知識。這些都是工博館今后建設策劃中、展陳中、史料征集中要考慮的。”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書記管維鏞介紹道。
“我們希望上海工博館成為大家愛上上海的又一個理由。”
未來之門首展首秀
工博館會長什么樣?
據悉,工博館項目以工業畫卷式連續波浪形屋面演繹工業浪潮,“工業之門”打造首發首秀、時尚消費體驗空間,濱江大臺階作為建筑與濱江水岸共生的重要過渡,翻譯館和船舶館延續起江南舊址記憶與世博地帶肌理。
西側彩虹橋上視角
濱江夜景大臺階效果圖
未來之門-夜景
工博館選址位于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江南制造總局舊址,對標世界一流的國家級工博館定位,預計建設周期30個月。
選址浦西世博園區,緊鄰中國船舶館,工博館項目2024年11月正式開工,地上7層,地下2層,為上海市重大建設工程項目,計劃于2027年6月竣工驗收。期間,將同步推進上海工業博物館與中國船舶館一體化建設。
工博館將串珠成鏈,構建“1+1+N”上海工博館體系,“1”,即“旗艦店”,也就是原江南制造總局舊址上籌建的上海工業博物館,將成為上海工業博覽總入口,融入導覽、導流都市綜合功能,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文明展示平臺。“N”則是指“珠鏈星網”,將工業博物館及城市工業遺跡串珠成鏈,沿黃浦江打造工業遺產博物館,聯動紡織博物館、玻璃博物館等組成“城市展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