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350余年“甘坑古鎮”的淵源歷史,祠堂、涼亭、民居等建筑至今保持著原來的風貌。舉目眺望,城景相融,山水相依,如展長卷。
這里,傳統與現代交織,文化與經濟共生。
這里是深圳龍崗區吉華街道,一座隱于城市中的“詩與遠方”。
正值深圳讀書月之際,轄區內的書香氣息尤為濃郁。日前,龍崗區吉華街道舉辦“閱在吉華書香盈懷”活動,特邀當代著名作家、詩人鄧一光、玄武、張二棍蒞臨,進行演講與交流對話,為市民帶來書香盛宴的同時弘揚尊重知識、崇尚文明的閱讀理念,將閱讀推廣的觸角真正直達市民群眾。
市民樂享“書香模式”
“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它擁有多少書店。”作為“愛閱之城”,龍崗每年都會誕生許多特色書店,成為讀者的精神家園、龍崗的文化窗口。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吉華·古樹里幸福時光文創空間(簡稱“古樹里”)應運而生。
古樹里緊鄰甘坑古鎮,作為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它有很多特色標簽:全國首家以茅盾文學獎為主題的社區書吧,典藏《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等一眾古籍、國圖文創商店、龍崗十大書香陣地、龍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研習基地……
據悉,《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類書,被譽為中國古代知識的百寶庫,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體例最完整的一部古代類書,也是我國銅活字印刷史上卷帙浩繁、印制精美的代表作。這套圖書的入藏可以說是深圳文化史的一件大事。
在古樹里,處處可以感受到對閱讀和品位的堅守。讀者可以參與豐富的研學項目,還可參加古籍展覽、文學沙龍、藝術分享、朗讀大賽等活動。“很多人慕名而來。在人潮如織的甘坑古鎮旁邊,你很難想象,居然有這么一個清靜的、悅己的、滋養身心的空間。”古樹里主理人周卓介紹。
書香升騰,浸潤無聲。吉華街道已連續3年培育“吉華薈客廳”文化品牌。陳彥、鄧一光、南翔、王國猛等眾多文化學者成為座上賓客,與轄區居民共話閱讀、共沐書香,讓文化在吉華播種立根,發展壯大。
在今年舉辦的“閱在吉華書香盈懷”2024深圳讀書月吉華街道閱讀推廣活動現場,韓湛寧分享了演講主題《閱讀,看見自己》,以親身的閱讀、寫作、書籍設計,談及啟發、感動和改變。“一本真正的好書,有感召和引領的精神力量”,讓我們看到閱讀背后的文化與藝術影響力。
鄧一光作為一位極具個性的作家,他從身邊的人和事中取材,創作了50余篇以深圳人為題材的短篇小說,被文藝批評界稱為“現象級”的城市寫作。他以《我們為什么讀小說》為題,從閱歷、知識結構、創作經驗等方面來講述小說作品的文學魅力和深刻內涵。
著名散文家、詩人玄武以自然博物為主題的寫作,內容涵蓋對于花草鳥獸的觀察、對日常生活的隨感等。他以《神性的漢字寫作與閱讀》為演講主題,提到“漢語是要有神性的”,面向散文這一古老文體注入詩性甚至神性,把它當成藝術品來塑形,這自然與大眾的所謂的散文寫作拉開距離構成必要的斷裂。
曾多次獲得詩歌獎的張二棍,他的分享主題為《詩歌在唱什么》,“我反感在詩歌里面過度地依賴知識,而不是依賴情感”,他表示好的詩人應該幫他們找到耳朵和眼睛。他提供的詩歌文本,以層出不窮的知性語言,驚人的比喻,使語言鮮活具有顛覆所有的沖擊力。
“科技+文旅”實力“圈粉”
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文化和旅游兩大領域正攜手步入一個全新的融合時代,科技力量的賦能,也正給文旅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開辟出新賽道,營造了新場景。
翻轉、挪騰、穿越、加速……不久前,甘坑古鎮的上空,一場速度與激情的空中競技上演。在“空中F1”無人機超級聯賽(龍崗)的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260余名無人機精英飛手集結,他們現場操控著高速飛行的無人機,以第一人稱視角在賽道上疾馳。
此次賽事的舉辦,是吉華街道在無人機競速運動領域的一次重要嘗試。據賽事主辦方介紹,賽事結合無人機偵查、搜救領域的實際運用,設置了無人機極速應急搜救實戰賽、無人機偵查賽、無人機特戰賽等賽項,讓觀眾見證專業對決的同時,還能欣賞到無人機帶來的視覺震撼,感受到科技與趣味的完美結合。
賽事期間,主辦方將比賽場地安排在吉華街道甘坑古鎮,巧妙融入了古鎮的“都市田園”“甘坑炮樓”“二十四史書院”等轄區元素,通過引進高等級賽事,拓寬低空經濟消費場景,為文旅發展注入創新活力。
“這是‘科技創新+沉浸式文旅+體育競技+產業聯動’的一次融合,各參賽選手以第一人稱視角不僅能一次性體驗急速越野、直擊田園、河道掠影、高架穿越的刺激和快感,還能帶領觀眾穿梭、俯瞰都市田園、甘坑古鎮等深圳重要文旅地標,近距離感受深圳美景。”吉華街道主要負責人表示,聯賽除現場競技賽外還有研學活動表演賽,同時通過FPV攝像頭進行XR、AR、VR場景探索和傳播,結合電競游戲和平精英線下線上聯動,能夠有效將賽事活動“流量”變成文旅消費“增量”。
此次“空中F1”無人機超級聯賽在吉華上演,是深圳龍崗低空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6月,聚集了FPV無人機上下游企業的龍崗FPV無人機產業園(吉華)開園,進一步強化了龍崗低空產業“東—中—西”協同聯動發展格局。無人機產業園落地后,吉華街道深度挖掘低空經濟發展空間,擴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加快建設“1+1+1+3+N”低空技術應用示范區,著力打造“1+1+1+1+N”低空經濟產業生態,打造匯集科技研發、產教融合、孵化培育、轉化生產、全場景應用的低空經濟創新制造應用先導區。
“數字+”賦予文旅產業新活力
依山傍水,房連巷通,古建成群,雕梁畫棟,置身其中,仿若穿越時光。甘坑古鎮,是一個在現代化浪潮中依然堅守著客家文化根脈的地方。
甘坑古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50年前,這里曾是一個被深圳人戲稱“第三世界”的偏僻角落,卻在龍崗區委、區政府、吉華街道等多方支持規劃建設下華麗轉身,成為了國家級文旅特色古鎮。
據介紹,甘坑古鎮的發展規劃一直在不斷地迭代升級。早在2018年,龍崗區委、區政府便以甘坑客家小鎮為核心區域的甘坑新鎮納入龍崗區“4+9”重點區域,全力建設以客家小鎮為觸媒、以數字創意產業為主導的科技生態文創新鎮。至2021年初,龍崗區六屆五次黨代會召開,明確提出大力實施“一芯兩核多支點”區域發展戰略,并將甘坑新鎮納入坂雪崗科技城擴容范圍,成為打通龍崗區“西核”建設的關鍵一環。這一規劃的持續升級,為甘坑古鎮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方向。
近年來,龍崗區聯合華僑城集團總投資500億元規劃打造12平方公里的“甘坑新鎮”,重點建設甘坑古鎮、二十四史書院、小涼帽主題公園三大文旅片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資源深度融合,帶動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旅游新名片。
甘坑古鎮以“文化+旅游+城鎮化”理念布局,在保留傳統客家文化、建筑韻味的基礎上,結合VR、AI等高新科技元素,打造集文化旅游、田園休閑、生態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元復合型旅游目的地,讓海內外同胞游覽時能感受客家文化脈搏的跳動,喚醒共同的文化記憶,留住鄉愁;二十四史書院圍繞“二十四史”國家級IP,以東方園林建筑美學為空間營造手法,復刻再現傳統書院文化,創新“文化+旅游+教育+科普”的主題書院模式,打造二十四史文獻系列展覽、東坡書屋等特色書店群、小涼帽親子繪本屋、花兮茶會雅集和記憶民謠音樂晚會等五大文藝內容;小涼帽主題公園則解碼翻譯具有240多年歷史的甘坑涼帽省級非遺,創造本土文創IP“小涼帽”系列動畫,同步推出小說、繪本、動畫、主題樂園、主題酒店、主題農場等300多種主題衍生產品,實現非遺繼承保護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雙贏。
“甘坑古鎮很大也很漂亮。”剛剛過去的周末,游客冼先生一家來到甘坑古鎮開啟兩天一夜游,“旁邊還有二十四史書院可以逛,非常推薦大家來!”為方便游客前來游覽,龍崗區、吉華街道還聯合運營方聚焦市場熱點,推出“七都116-家風家訓館——甘坑炮樓——甘坑博物館——鳳凰谷黃志博物館——小涼帽主題公園——二十四史書院”精品參訪路線,全方位展現客家文化、涼帽文化以及玉石、青銅器、茶藝、古籍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目前,甘坑片區“數字+”文旅融合發展日漸深入,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愈發顯著,年均游客量達300萬人次以上,成為最受粵港澳大灣區游客喜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三聯玉石產業“上檔”升級
今年5月,文博會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分會場開幕。三聯玉石文化村是“深圳市文化產業基地”,已連續十余年認定為深圳文博會分會場。該村玉石產業擁有30余年的發展史,其“前店后廠”的聯動產業發展模式,孵化了一批全國技術能手、鵬城工匠、工藝美術大師,影響力輻射全國,享有“深圳玉都”的美譽。
開幕式上,三聯玉石文化村正式啟動玉石產業數字化轉型基地,這標志著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該基地將通過整合玉石產業全產業鏈,采用先進的數字化管理系統,極大地優化供應鏈效率和透明度,提升資源配置的高效性。
深圳市玉石文化協會會長、三聯水晶玉石文化協會會長潘維東表示:“在三聯玉石文化村數字化轉型基地,多位頂級網紅主播通過現代電商平臺進行直播銷售,向全球觀眾展示和銷售珍貴玉石制品。通過實時數據分析,營銷團隊可以迅速調整策略,優化產品展示效果。”
文化出圈,進一步帶動產業破圈,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繼而深入服務新的文化使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賦能經濟社會發展。這是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事實上,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的轉型之路,是文化與產業交融的典范,通過數字化手段,為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在2023年底,“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玉石貿易基地”“深港玉石產業共建聯盟”“三聯玉石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相繼揭牌,打造深圳玉石文化產業共建體系。同時,深圳市玉石文化協會與中傳華夏國際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國家對外貿易基地(深圳)、香港玉器商會、玉石類頭部網紅直播團隊“小北嚴選”共4家單位企業分別簽署了“打造玉文化數字藏品體系”“國家對外貿易基地(深圳)——玉石貿易基地”“互動交流、供銷合作、協同創作”“玉石珠寶類網絡直播銷售”協議。
諸多實踐,讓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的產業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延伸。從誠信評價體系的質量認證,到玉文化數字藏品的創新;從對外貿易的拓展,到線上銷售的繁榮,三聯水晶玉石文化村正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玉石文化的獨特魅力……每一次點擊和觸摸,都是對傳統文化的一次新解讀;每一次直播和分享,都是對玉石故事的一次新傳播。
在政策、科技、文化等多重因素賦能下,深圳玉石文化產業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加速起跑、蓬勃發展。龍崗區提出了“五城一廊”的文化發展路徑,全區玉石文化產業集聚效應在深圳位置凸顯。
多元文化服務溫潤心田
一直以來,吉華街道將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文化與產業交融互動、融合發展,成為一起“唱戲”的主角。這背后,映照著吉華街道在堅持守正創新,深度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文化自信自強上的一路高歌。
年初以來,吉華街道扎實推動秀峰“工業上樓”、同富裕工業區轉型升級,打造甘坑文創數字產業園區,活化利用吉華北文旅資源,舉辦非遺文化藝術節、麒麟交流大會等文化活動,建設甘坑麒麟館和涼帽非遺館,打造更多“文旅+”消費場景,全面建設甘坑“文旅融合消費中心”、創意數字產業先導區、文化IP集聚區。
與此同時,該街道通過小涼帽IP玉石文創大賽、全國工藝品雕刻工職業技能競賽等高端賽事,引導三聯玉石產業空間騰挪、升級轉型,再造三聯“玉石文化藝術村”,打造玉石珠寶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此外,還舉辦“深圳版”《熱辣滾燙》——院線電影鐵拳雄心Ⅱ《逆襲》新聞發布會暨麒麟圣武國際武術搏擊爭霸賽、2024吉華“民”星歌手大賽初賽及總決賽、第五屆“水墨吉華”書法攝影比賽及作品展等文化盛宴。
轄區體育事業屢創佳績。今年以來,該街道舉辦“百縣千鎮萬村”系列賽之萬村籃球賽吉華街道級賽,來自各社區的8支隊伍,共計100余名籃球愛好者參加比賽;參加百千萬系列賽——萬村籃球賽(龍崗區級賽),街道代表隊在籃球項目獲得亞軍、乒乓球項目獲第二名、羽毛球項目獲得第三名;受邀參加中國第五屆·黃山論劍國際武術大賽,街道協會成員在比賽中表現優異,榮獲兩枚金牌、四枚銀牌。
2025年,吉華街道將進一步提升居民公共基礎服務質量,繼續緊盯重點領域靶向發力,進一步強化公共文化服務和文化建設工作,切實兜牢民生底線,提高居民生活品質。首先是積極開展非遺申報工作,開展非遺傳承推廣活動,構建“北甘坑文旅、南三聯玉石”高質量商圈;其次是以轄區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緊盯文體事業發展,舉辦第六屆“水墨吉華”書法美術攝影比賽及獲獎作品展覽、2025年吉華“民”星歌手大賽、小涼帽IP玉文創大賽等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動,不斷提升文體品牌知名度、美譽度。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