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與往年表述相比,今年去掉了“試點”二字,這也標志著我國長護險制度進入了全局推進的新階段。
作為省內最早一批試點城市,徐州長護險制度已穩健運行7年。在此過程中,徐州市醫療保障局深入傾聽失能人員心聲,緊扣失能家庭的痛點和難點,憑借創新服務模式與智慧監管手段,為長護險制度積攢了寶貴經驗。
以人為本深化關懷
在徐州,長護險工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將關注失能人員的健康和福祉作為首要任務。
1、普及知識,點亮希望之光
徐州市醫療保障局通過各類媒體及社區活動,向廣大市民普及長護險的相關知識,宣傳其政策內容和重要意義。截止今年上半年,共組織社區主題宣傳活動14場,中大型輔具宣傳活動1場。公眾號推廣、抖音視頻宣傳、江蘇之聲、今日頭條等線上宣傳120余次。
2、全民覆蓋,彰顯保障力量
自2022年1月1日起,徐州將長護險推廣至全市范圍,實現了制度保障的全覆蓋。截至今年6月底,徐州市已有927.53萬人參加了長護險,實現了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的全面覆蓋。
長護險的推廣,不僅在于參保范圍和參保人數的擴大,更在于照護服務方式的全面覆蓋。目前,徐州已構建起多元化的照護服務體系,包括入住服務機構接受照護服務和居家接受服務機構提供上門照護服務兩種主要形式。這種靈活多樣的服務模式,滿足了不同失能、失智人員的個性化需求。
籌資機制方面,徐州明確政府、單位、個人三方籌資比例,從2022年起,全市統一標準為每人每年70元,其中個人繳納20元,醫保統籌基金籌集30元,政府補貼20元。特殊人群的個人參保費用由政府全額補助。據統計,目前徐州市已有5.56萬人享受到了長護險的待遇,上半年基金支出達到2.85億元。
3、創新形式,提高專業技能
為進一步提升長護險服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服務質量,徐州積極行動,通過舉辦技能大賽、開設專業培訓班等方式,加快培養專業化、職業化、規范化的專職長護險服務人員。
去年11月,徐州市醫療保障局攜手8家長護險承辦機構,在徐州醫科大學成功舉辦了長期護理保險護理技能大賽。這一賽事吸引了全市32個護理服務機構、200余名護理員的積極參與。今年5月,徐州市醫療保障局再次攜手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舉辦了首屆徐州市長期護理保險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培訓班。
今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醫保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頒布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的通知》。這標志著我國長期照護服務行業的專業化和規范化邁出了重要一步,長期照護師正式成為國家認可的新工種。
根據國家規定,下一步徐州將嚴格加強長期照護師的培訓管理,搭建培訓平臺,開展培訓評價、等級認定和證書頒發等工作。通過育訓并舉的方式,擴大人才供給,為長護險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4、輔具助行,滿足個性需求
針對失能人群普遍存在的行動不便、需要長期康復訓練的需求,2023年徐州創新突破長護險待遇范疇,將輔具租賃納入到長護險服務相關政策之中。
優化服務保障民生
為進一步優化長護險服務體系,確保參保人群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護理服務,徐州按照基本政策、待遇標準、經辦管理、定點管理、信息系統“五統一”的嚴格要求,全面升級了長護險服務管理工作。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明確了經辦機構、承辦機構、服務機構、評估機構四方責任,還通過科技手段和創新模式,顯著提升了服務質效。
1、考核驅動,打造一流承辦機構
各級經辦機構按照屬地原則,做好本參保地承辦機構經辦服務的指導和管理。承辦機構要嚴格執行《徐州市?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采購合同》,優質高效完成參保人員失能評估申請受理、組織評估、評估結果公示、待遇支付、基金結算、監督考核等各項經辦服務工作。同時,承辦機構要強化工作紀律,制定并落實內部控制、廉潔自律、工作作風和信息保密制度。
2、傾聽民意,服務質效并驅前行
在徐州,長護險待遇享受方式共有3種,失能人員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第一種:失能人員入住協議機構接受入住機構服務。徐州積極推動服務機構定點互認,實現市域范圍內跨參保地居住人員的服務無縫對接。第二種:失能人員居家享受親情照護和協議機構提供的上門服務。徐州嚴格規范上門服務機構準入機制,通過控制總量、動態管理、優勝劣汰的方式,確保服務機構的專業性和服務質量。此外,對上門服務機構的專職護理人員數量、專業考核、營業場所面積及設備等關鍵要素進行細致考核。為進一步強化考核機制,將協議履行、滿意率、投訴率等納入年度考核指標,有效提升了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第三種:失能人員享受親情照護和輔助器具服務。由醫保部門遴選能提供質優價廉的輔具供應機構,在失能人員提出相應需求后,商保公司工作人員協同輔具租賃服務機構專業人員共同上門開展輔具器具適配評估工作,適配評估人員從失能人員生命體征、肢體活動功能、居住環境等多方面進行評估,輔具安裝完成后現場講解器具功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有效保障失能人員使用過程安全。
3、科技賦能,便捷服務觸手可及
為讓長護險申請、失能評估、居家服務和稽核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徐州市長護險系統創新性地開發了“居民客戶端”、“評估人員”、“護理員”和“稽核人員”APP,實現了業務的掌上辦理。這一舉措不僅簡化了辦事流程,還提高了工作效率,讓各類人員能夠隨時隨地處理業務需求。同時,將長護險申請業務納入“15分鐘醫保服務圈”經辦,并入“江蘇政務經辦平臺”,實現了長護險業務的網上辦理功能,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4、嚴正立行,為數據安全撐起保護傘
在推進長護險服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始終秉持嚴正的工作作風,確保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和執行。同時,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給予了高度重視,采取分崗分類的權限管理措施,確保每位工作人員僅能訪問其工作范圍內的數據類別。此外,所有工作人員均已完成保密協議的簽署,以保障信息安全無虞。
嚴謹評估確保公平
失能等級評估是長護險工作的關鍵環節,評估工作的嚴謹度和公平性,直接影響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
1、強化隊伍建設,筑牢嚴謹公平之基
徐州市醫療保障局從源頭抓起,針對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強化評估人員隊伍建設。通過印發《關于加強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人員管理的通知》,建立評估人員庫,并制定考核和管理辦法,有效提升了評估工作的嚴謹度和公平性。
2、優化評估流程,護航鑒定公正透明
為進一步保障鑒定的公平、公正,徐州引入“盲評”機制。由商保公司負責安排評估路線和被評估人員清單,并與評估機構共同進行現場評估。雙方結果無差異時確認最終鑒定結果,不一致時則經過研討后確認。每周定期召開評估會議對有異議有分歧以及對待遇改變案例進行討論,并由專家簽字確認。每個月召開機構會議,組織檢查、學習、培訓。
3、常態復評機制,激活長護險制度活力
根據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印發的《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管理辦法(試行)》“重度失能等級評估結論有效期一般不超過2年。”和《徐州市長期護理保險實施方案》“評估結論的有效期為2年”的要求,今年起徐州開展常態化的失能等級復評工作。截至今年6月共完成有效期滿2年復評的有20543人。開展失能滿2年期的復評工作,打破“一評定終身”的現狀,使長護險制度運行更公平、公正,提高了長護險基金的使用效益。
智慧監管提升效能
完善長護險服務監管辦法,今年3月,徐州印發《徐州市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服務機構核查標準》。
1、精細核查,筑牢服務基石
《核查標準》的出臺,如同一份詳盡的“操作指南”,為定點服務機構提供了明確的行動綱領。它不僅明確了定點養老照護服務機構、上門照護服務機構、評估機構及輔具機構的職責范圍與服務質量標準,還通過標準化、精細化的核查流程,確保每一項服務都能精準對接老年人的實際需求。
2、強化監督,嚴懲違規行為
為了確保核查標準的落地生根,徐州市實施了嚴格的監督機制。承辦機構開展對長護險定點服務機構日常檢查,每季度不少于2次。對存在或疑似存在違規行為的定點服務機構進行重點“關照”,實施“零容忍”政策。同時,上門服務機構根據注冊區域分片區管理,不跨區選擇服務機構。對上門服務人員定期開展“飛行檢查”,檢查比例不得低于上門服務人員的15%。
3、科技賦能,智領監管未來
面對龐大的服務網絡和復雜的服務場景,徐州市積極擁抱科技,開發了智能化信息監管平臺。這一平臺集成了護理員人臉識別、服務軌跡定位查詢、線上視頻隨訪、電話回訪、移動設備監管數據預警及線上核查巡查等多項功能,實現了對長護險服務的全時段、全鏈條、全覆蓋監管。
4、智慧核查,開啟管理新篇章
在“日常核查+專項核查”的智慧核查體系下,徐州的長護險管理正逐步走向科學化、精細化。通過數據的同步歸集與分析,不僅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服務中的潛在問題,還能為政策調整和優化提供科學依據,真正實現了長護險管理的智能化升級。這一變革,不僅提升了管理效率,更增強了服務透明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探索更好的長護險服務模式,讓失能人員享受到更有品質和溫度的長護險保障,不僅是“小家”的期盼,更是“大家”的奮斗目標。隨著長護險制度的穩步深化,徐州將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創新監管方式,力求服務能力再上新臺階,積極打造長護險高質發展的“徐州樣本”。(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市分公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