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家住雨花區侯家塘街道活力社區的居民黃芳突然發現,住了十多年的小巷成了網紅打卡點:舊廠房外墻斑駁,咖啡店里留存著工業時代的升降機,街角小院中面包店飄出濃郁的香氣,天氣好的時候,搖曳的樹影下總能看到三五成群前來拍照的市民游客。
行走在愛民里,抬頭能望見高高的摩天輪,這里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就是長沙文體用品廠、長沙市紡織機械廠的老廠區。隨著一場街區有機更新的鋪開,濃濃的工業風混搭時尚摩登范,讓這條沉寂多年的小巷重新煥發活力,成了社交媒體上的熱門打卡地,預計明年6月有機更新將全部完成。
一步一景保留原汁原味工業風
13日下午,記者駕車從芙蓉路進入林子沖路,沿著窄窄的小路前行數十米,再拐入小巷,便來到了愛民里。一棟棟磚石結構的工業廠房佇立其間,剎那間將人拉入二十世紀的工業廠區。
推門步入遠近咖啡,繞過精心布置的山景和綠植,黑白主色調的工業風、溫暖靜謐的燈光讓人一下安靜下來。由廠房改建而成的咖啡店,外墻的馬賽克瓷磚,大廳正中墨綠的升降機和頂部的機械滑軌,讓時光以獨特方式延續,咖啡的香氣氤氳著故事的新篇章。
“從第一次看場地到決定落地于此,我們只花了半個月。從2018年品牌創立以來,遠近咖啡選擇的都是老房改造的場所。對我們來說,選址的首要條件不是區位,而是場地本身的空間構造和歷史。”遠近咖啡主理人劉聰用“一見鐘情”來形容他對愛民里的第一印象,并在這里打造了該品牌在長沙唯一的黑金店。去年10月開業以來,靠著在社交媒體上的口碑相傳,該店積累下不少粉絲。
遠近咖啡主打的是黑白色調,而一抹亮眼的橙色是歐凱藝術的標志性色調。和劉聰一樣看中愛民里獨特的調性,從事藝術培訓的劉子榕只花了一天時間就決定入駐愛民里。劉子榕告訴記者,愛民里的這處場地不臨主街,很安靜,經過改造,將原本的小窗改成落地大窗臺,用于展示油畫作品,不但成了吸引游客打卡的背景墻,還有不少人慕名而來體驗油畫。劉子榕還計劃將后院改造成戶外寫生場所,進一步豐富課程體系。
精選業態拒絕多家網紅品牌
“遠近咖啡、起風咖啡、六月庭院餐廳……每家店都值得一逛。這家此刻咖啡烘焙工廠,楊千嬅也來打卡過。”自從知道了愛民里這個寶藏街區,大學生余佳穎和她的小伙伴在這里常常一逛就是一下午,一步一景,出片率高,一發朋友圈往往收獲一片點贊。
“小林子沖21號前身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成立的長沙文體用品廠。1964年,長沙文體用品廠轉型生產紡織機械、紡織配件,1965年更名長沙市紡織機械廠,是長沙當時唯一生產紡織機械的廠家。可以說,這里保留著老長沙城市記憶,也是長沙城市工業發展演變的見證者。”說起愛民里的前世今生,項目總經理黃偉如數家珍。
黃偉手機里的資料照片顯示,在啟動改造前,這里多間老廠房年久失修,已是搖搖欲墜,不但垃圾堆積如山,廠房內部破損也很厲害。2022年,在國家大力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的大背景下,長沙市和雨花區政府鼓勵“三資”盤活和老舊工業廠房有機更新。業主方經過可行性研究,決定將這片區域進行城市有機更新。
如何根據街區區位等特色制定出獨屬于愛民里的風格,布局特色業態,起初也頗讓人費思量。
“‘摩天輪下愛民里’,以老舊廠房改造的摩登、時尚成為我們最終的定位和調性。”黃偉告訴記者,當時僅街區名字就列出了十多個,最終大家決定用“愛民里·摩登花園”,既保留了原有老地名的煙火氣,又突出了改造項目的特色。在項目引入過程中,運營方制定了嚴格策略,用本地網紅店吸引當地客流,用全國網紅店吸引游客打卡,用寶藏小店豐富業態。為此,項目還拒絕了一批不符合街區調性的品牌,其中不乏名聲在外的網紅門店。
活力社區黨委書記王先錚介紹,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街區發展保駕護航,在侯家塘街道的指導下,社區牽頭成立了愛民里街區黨支部。此前,街區有一家開了20多年的汽修店,由于和街區整體風格格格不入,合同到期后運營方建議退出,但門店老板無法理解,一度鬧得很僵。街區黨支部協調司法等部門多次上門做工作,又幫他找到了合適的新場地,目前汽修店已退出街區,原門店位置計劃打造成景觀花園。
9月26日,長沙市文化旅游資源推介和招商引資對接會暨長沙市旅游產業發展推進會上,愛民里作為14個重點文旅項目之一亮相。記者了解到,目前,愛民里·摩登花園改造仍在進行,項目近50%的面積已完成改造,招商工作進展順利。街區周邊交通微循環改造已啟動,配套的立體車庫也將在年底建成,屆時將進一步優化片區交通環境,提升市民的游玩體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