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10月份,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有升。借用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付凌暉的話說,10月份,我國主要經濟指標回升明顯,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11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付凌暉認為,2024年以來,面對國際環境的復雜變化、國內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國各地區、各部門加強逆周期調控,國民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穩中有進的增長態勢。“10月份,我國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持續顯效,消費、服務業、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社會預期持續改善。”付凌暉表示。
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8%,為實現全年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從9、10月份經濟運行變化,特別是從10月份來看,進一步增強了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的信心。一是經濟回升勢頭增強。二是宏觀政策效應顯現。三是市場預期信心提振。付凌暉表示,隨著存量政策加快落實以及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明顯回升,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在各項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主要經濟指標回升明顯,市場信心得到提振。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國內需求依然偏弱,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經濟持續回升基礎仍待鞏固。
2024年以來,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復蘇趨緩,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陸續進入降息周期。同時,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地緣政治沖突交織,加大了世界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國內來看,我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的關鍵期,傳統增長動能和新興增長動能接續轉換在加速演進,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增多。付凌暉表示,面對困難和挑戰,相關部門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經濟運行回升勢頭增強,主要指標回升明顯,市場信心改善,從10月份我國經濟主要指標來看主要表現為“三個回升、兩個穩定、一個提振”。
“三個回升”指市場銷售、服務業和進出口明顯回升。從市場銷售看,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增速比9月份加快1.6個百分點。從服務業看,回升勢頭明顯,10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3%,是2024年以來服務業生產指數的最高增速。從進出口看,在全球貿易增長趨緩背景下,我國貨物貿易競爭優勢繼續顯現,10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6%,比9月份加快3.9個百分點。
“兩個穩定”,一個穩定是指工業和投資穩定增長,另一個是指就業和物價保持穩定。從工業來看,在大規模設備更新以及產業升級發展等因素驅動下,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制造業升級發展態勢明顯,10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明顯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長。從投資看,重點領域投資增勢較好,支撐作用較強,1-10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4%,連續三個月保持在3.4%的增長水平,顯示出投資增長穩定性增強。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9.3%,比1-9月加快0.1個百分點,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較快,這將有力促進產業升級發展。
“一個提振”指的是市場信心得到提振。在存量政策加快落實和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作用下,10月份除生產需求主要指標明顯回升外,市場信心得到提振,主要體現在股市、樓市交易活躍,企業和消費者預期改善。付凌暉認為,隨著各項存量政策的加快落實和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加力推出,10月份我國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社會預期持續改善,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積極因素累積增多,經濟企穩回升勢頭明顯,可以說政策的組合效應得到了有效釋放,取得了很好成效,具體來看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擴大了內需。二是進一步拉動了生產。三是進一步提振了信心。四是進一步促進了發展。
中國工業報記者了解到,1-10月份,我國制造業投資增長9.3%,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8.8%、10.6%,高技術制造業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4.5%、9.4%。付凌暉表示,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與1-9月份持平。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282億元,同比下降3.5%。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環比下降0.1%;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0.3%。1-10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均比2023年同期下降2.1%。“隨著冬季和元旦的到來,工業消費品除了能源價格受國際輸入性影響較大之外,多數產品供應充足,價格有望保持穩定。”付凌暉強調。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