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構成中,中小企業占比超過90%,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長期以來面臨著市場開拓難、技術升級難等問題。隨著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這一狀況正在逐步改善。
蘇州一家機械加工廠的海外訂單,目前已經占到了業務量的七成多,但在幾年前,他們的業務訂單量一度下滑嚴重,其中主營的石油行業業務量急劇下降,下降接近90%。
就在工廠命懸一線時,一家非標零部件領域的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進入他們的視野。這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總部位于上海,擁有一支專業工程師團隊,在接到海內外訂單后,會通過軟件和人工分析,拆解訂單圖紙,再與適合的工廠匹配。目前他們平臺上約40%的訂單額來自海外。
加入這個平臺后,工廠很快接到來自醫療、半導體、航空、自動化等多個行業的零部件訂單。對石油設備訂單的依賴度,已經從70%多下降到10%以下。
眼下,這個非標零部件互聯網服務平臺,已經聚集了70萬家中國工廠和來自105個國家的28萬買家。今年1至9月有交易意向的訂單金額達1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
在蘇州,一款數字化工廠小程序則具備查看原料的使用情況和每件產品生產進度的功能。這款輕量化的小程序,簡潔實用,每年的費用僅需1萬多元,深受中小企業主的青睞。
一家機械加工廠用上這款小程序后,每個生產工單都有了一個二維碼。工人們在生產前,需要先用手機掃碼報工。加工完成后,再次掃碼報工完成。生產總監陳久亮告訴記者,通過這樣一個小動作,管理人員就能實時查看生產進度、追溯產品質量。
針對客戶最關心的生產進度問題,這款小程序除了能將系統賬號直接開放給大客戶查詢外,還可以快速回應客戶的詢問。
這家工廠自今年6月啟用這款小程序,第二個月就拿下一家大客戶的量產訂單。從8月份開始,每月訂單額對比上半年月份都有將近一倍的增長。
目前,這款幫助工廠進行數字化管理的小程序,已擁有超過2.5萬家工廠客戶。與此同時,我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保持高速增長,2023年市場規模達1467.6億元,增速達34.7%。工業互聯網賦能中小企業,為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