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第五場新聞發布會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李哲,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志輝,河南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薄志新,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董海立,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黃幸福,河南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蔚等領導出席發布會。
近年來,河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保護,強化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深入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統籌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不斷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三個“持續向好”、一個“有效保障”,黃河干流連續四年水質Ⅱ類
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2020年至今,河南省內黃河干流連續保持Ⅱ類水質,各支流穩定消除劣V類。2021-2023年,Ⅰ~Ⅲ類水質占比分別為88.2%、88.6%、94.1%,好水比例連年提升。
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向好。2023年,黃河流域城市PM2.5、PM10濃度分別較2019年下降23.0%、23.8%,優良天數233天,較2019年增加49天。
自然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黃河流域累計創成3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8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伊洛河入選國家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天鵝、大鴇、野鴨、紫斑牡丹、太行花、中華獼猴桃等瀕危動植物種群明顯增多,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生態環境安全有效保障。流域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醫療廢物處置率、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未發生危及水質安全的重特大環境事故。
強謀劃與落實,“五個堅持”全力做,成效斐然
李哲表示,五年來,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加強工作謀劃與落實,全力做到“五個堅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作提質增效。
堅持高位部署推進,強化高水平保護組織體系。主要體現在“三個著力”:著力加強領導,成立由河南省委書記、河南省長任雙組長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河南省人大常委會頒布《關于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河南省政協多次組織研討會商,凝聚全省意志力量。著力建強組織,組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統籌推動各級各部門扎實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作。著力夯實責任,印發實施貫徹落實《關于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若干措施,專項制定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明確任務分工,壓實部門責任,合力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
堅持深化頂層設計,健全高水平保護制度機制。主要體現在“完善4個方面制度體系”:完善規劃計劃體系,制定出臺《關于全面推進美麗河南建設的實施意見》,編制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專項規劃,推動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見效。完善法治保障體系,全面深入宣傳和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積極推動《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辦法》立法工作。完善治理標準體系,在全流域率先實施《河南省黃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五日生化需氧量5項主要指標的排放標準。完善協同共治體系,與山東省簽訂兩輪《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在河南省內基本實現主要一級支流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與山東、陜西省簽訂跨區域生態環境執法聯動協議,推動上下游聯防共治。
堅持突出重點攻堅,提升高水平保護治理效能。主要體現在打好“三大保衛戰”:打好藍天保衛戰,完成561家企業深度治理,8家鋼鐵和41家水泥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323座。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工業園區污水收集處理設施補短板等行動,完成265家涉水污染源提標改造,規范建設28個市級、48個縣級、290個鄉鎮級水源保護區,鄭州、開封、洛陽、鶴壁4市入選國家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打好凈土保衛戰,穩步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標志性戰役,累計完成農村綜合整治行政村7051個。
堅持嚴控環境風險,筑牢高水平保護安全底線。主要體現在“三個下功夫”上:在加強生態保護監管上下功夫,深入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扎實開展黃河流域(河南段)及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和評估,不斷提升流域生態系統穩定性。在深化突出問題整改上下功夫,深入踐行“兩山”理論,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83家;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完成4594座歷史遺留礦山生態破壞與污染狀況調查評價工作,三門峽小秦嶺礦山環境生態修復治理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典型案例;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先后在南太行地區和秦嶺東段洛河流域實施了兩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濟源、鶴壁2個礦山環境治理項目入選全國首批15個“山水工程”優秀典型案例;扎實開展黃河流域“清廢行動”、“清四亂”、“尾礦庫閉庫治理”等專項行動,聚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2021年至2023年黃河警示片披露問題,高標準推進整改落實。在強化環境應急防范上下功夫,指導編制53條主要支流“一河一策一圖”應急處置方案,組織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演練,扎實開展汛前尾礦庫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流域未發生危及水質安全的突出環境問題和重特大生態環境安全事故。
堅持助力綠色發展,提升高水平保護經濟質效。主要體現在“三個優化”:優化環境準入,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強化“三線一單”成果運用,全面推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持續加強重點項目服務保障,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優化環境監管,實行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管理,在黃河流域建立2000余家A級、B級(含B-)和績效引領性企業培育清單,實施績效分級差異化管控,嚴禁生態環境領域“一刀切”。優化綠色幫扶,制定支持流域9市1區綠色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在流域典型城市開展“一市一策”駐點科技幫扶,指導洛陽、滑縣開展國家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工作,鄭州、洛陽、三門峽、蘭考等地入選全國“十四五”“無廢城市”建設城市,推動黃河流域“綠色腳步”走得更加堅實、更高質量。
千秋大計重基礎,大力實施“凈水如黃河”工程
“保護黃河是千秋大計。下一步,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李哲表示。
在鞏固基礎上,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入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動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提升流域生態系統穩定性。
在治理重點上,加快推進城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工業污染防治、農業農村污染防治等重點任務,大力實施“凈水入黃河”工程,突出洛河、新漭河、二道河、汜水河、灘區澇河等重點支流治理,著力建設美麗幸福黃河。
在堅守底線上,加強流域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生態環境安全風險防范,加快提升環境應急管理能力,全力保障流域生態環境安全。
在推動發展上,持續強化環境要素保障,不斷優化環評審批和執法監管,積極服務重大項目建設,推動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張慧芳/圖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