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為服務黃河戰略,河南省提出了“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奮斗目標。具體采取了哪些舉措來推進這一目標的實現?
9月20日,中國工業報從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何守法出席發布會表示,河南省委、省政府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河南省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確立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目標。
一是構建了三足鼎立創新格局。以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中原農谷為核心,著力打造“兩城一谷”三足鼎立科技創新大格局。2023年底,中原科技城在全國348個同類科技城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9位,前移12個位次。中原醫學科學城建成了10個臨床研究所,落地轉化85個高科技項目。入駐中原農谷53家省級以上科研平臺、76家種業企業。三足鼎力創新格局已全面成勢。
二是建強了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著力打造“高水平研發機構(重建重振的省科學院、省實驗室、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中試基地+成果轉化示范區+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的創新體系。重建重振的省科學院研發實體總數目前達到42家,成為全國研發實體最多、聯合培養研究生數量最多的省級科研院所。先后揭牌運行嵩山、神農種業、黃河等20家省實驗室、6家省產業技術研究院、50家省中試基地。布局建設了21家省級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以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為牽引,構建了“1+4+N”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沿黃九省技術轉移協作網絡。全省技術合同交易額繼2022年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后,實現2023年增長33%,2024年上半年增長45%。
三是強化了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全流程全要素服務。目前,已培育創新龍頭企業116家、“瞪羚”企業454家、高新技術企業1.2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6萬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四有”覆蓋率達72.7%。為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大力發展科技貸業務,截止目前已累計為科技型企業貸款211.6億元。
四是推動了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近三年,實施省重大科技專項92項,攻克了一大批重大技術難題。其中,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的重大科技項目,著力解決黃河中下游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資源利用、水庫清淤與泥沙資源化利用等科技難題,為保障黃河安瀾、加強生態保護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五是營造了“近悅遠來”人才生態。出臺“1+20”一攬子人才引進政策,堅持把人才引育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成功舉辦七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23位“兩院”院士受聘擔任河南高校、科研院所、省實驗室主要負責人,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選擇河南、加盟河南、圓夢河南。在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中實現較大突破,河南有6人當選。截至目前,在豫“兩院”院士47人。(張慧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