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第十四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在寧波圓滿落下帷幕。為期三天的展會,超300家企業與科創機構,7位院士在內的200余位行業專家,集中參與展覽展示、交流對話、主旨演講等各類活動,共同展示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技術、新成果,共同展望了實數融合發展的新藍圖、新未來,為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屆智博會累計吸引超6.8萬人次參觀,專業客商達5萬人次。同期舉辦20余場各類主題活動,累計超5000人次參加,開幕活動上一批合作成果落地,現場簽約重大項目共計30個,總金額突破350億元。
一、創新引領,前沿展示共繪未來
本屆智博會展覽總面積達到3萬平方米,共設置了數字經濟綜合館、智改數轉館、數字場景館、未來產業館、AI賦能產業館等多個特色專題館。其中首次參展企業占比超過四成,包括8家世界500強,9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近40家行業百強企業,以及超20家一流科研院所,展示了各自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最新成果。首次實現多城聯展,杭州、寧波、紹興、金華、廈門等5個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集中展示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探索實踐和顯著成效;首次設置了智能物聯產業集群省級特色成果展區,展示浙江智能物聯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成果。本次展會還匯聚了甬江實驗室、甬華創芯中心、甬水橋科創中心、寧波軟件園等一批產業平臺和載體,展示了寧波數字創新實力和產業集聚發展生動實踐。
展會現場人形機器人、大模型、數字人、無人機、智能生產線等相關爆款產品吸引了無數關注目光。比如阿里云帶來“月球科學多模態專業大模型”,助力人類探月場景應用。華為以華為云笙數字人為代表,無縫集成華為盤古NLP大模型,開啟了智能對話新紀元。清華大學全球首個城市世界模型,為城市規劃、模擬提供定制化數字孿生環境和數據支持。
二、智慧碰撞,思想盛宴共啟新篇
智博會不僅是一個展示科技成果的平臺,更是一次交流思想、啟迪未來的盛宴。
本屆智博會同期開展了開幕主題活動和2024寧波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與智能經濟戰略咨詢委專家咨詢會、2024新質生產力與電子信息創新發展推進交流活動、開源生態體系建設專題研討、寧波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等20余場同期專題活動。圍繞AI賦能新型工業化、軟件開源、低空經濟、集成電路、數據要素等熱點話題展開,眾多院士、知名專家學者及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華為、京東方、中電海康、金蝶軟件、開源中國等頭部企業代表,發表真知灼見,碰撞智慧見解,為我市推動高質量發展、企業實現創新轉型升級提供了全新的啟發和借鑒。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建議,作為制造業“百冠之城”,寧波應發揮工業應用的特長,將AI大模型的思維模擬技術,應用到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的研發制造,形成寧波的亮點和特色。同時,寧波可以借AI大模型把機器人產業做大做強,引領寧波人工智能在全國的地位。
三、成果豐碩,產業合作共繪藍圖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交流與合作平臺,智博會始終致力于推動數字經濟產業的創新發展。本屆智博會上,一系列重要成果的發布與標志性項目的簽約,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開幕活動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首發《新質生產力研究報告(2024)——從數字經濟視角解讀》,系統解讀數字經濟對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支撐作用。30個數字經濟項目成功簽約,涉及金額突破350億元,簽約項目中既有超百億元的數綠融合、生產基地、總部基地等投資類大項目,也有集成電路、仿生機器人、AI傳感器、新材料等前沿領域創新型項目,將不同程度填補相關產業鏈、創新鏈關鍵環節。
此外,本屆智博會聚焦“三支隊伍”建設要求,首次聯動舉辦數字經濟人才發展專題研討會、“奔甬而來”數字人才對接等活動。匯集全市近300余家相關企業合計發布了2800余個崗位需求,目前已吸引了10余所高校近2000名大學生參與,極大豐富了我市數字人才儲備庫。
四、惠民共享,數字紅利共筑夢想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不僅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同時將創造豐富多彩的應用場景,賦能千行百業,造福千家萬戶。
目前,寧波已成為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建成5G基站3.6萬個,成為全國第二個開通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非省會城;寧波市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整體算力規模達到300P智算算力+5P超算算力,設立了寧波數據交易專區……這些信息基礎設施讓寧波的數字場景搭建能力大幅提升。因此,本屆智博會以智慧教育、數字金融、智慧生活、數字治理等多元化應用場景的生動展陳,讓廣大市民真切感受智慧城市的成果變化,共享數字普惠的美好生活。
隨著第十四屆智博會的圓滿落幕,數字經濟未來的探索與實踐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寧波將繼續以智博會為平臺,深化交流合作,加速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深入探索數字賦能新型工業化新路徑,持續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努力為網絡強國、制造強國、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寧波更大力量。(劉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