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又一劃時代的會議,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藍圖,必將在新的歷史關頭凝聚起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定信念和必勝信心。河南省南陽市工信系統要精準理解《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的改革措施,按照南陽市委安排部署,加快完善新質生產力發展機制,全力推動集群強鏈、創新引領、數智賦能等“六大行動”,強化轉型攻堅,持續拓寬產業發展賽道,打造新型工業化“強引擎”。
優勢再造、強鏈壯群。圍繞“7+17”產業鏈體系,深入實施“三長制”和“1+7”工作法,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方面,通過轉型升級提升食品、裝備、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龍頭企業壯大,力爭綠色食品、裝備制造、輕工紡織等產業集群規模實現新突破。另一方面,聚焦新型電力裝備、數字光電、超硬材料等新興產業,加快延鏈補鏈強鏈,推動產業集群規模迅速擴張。同時,積極搶灘未來產業,與牧原、明陽等頭部企業協同作戰,布局合成生物、新能源裝備等前沿領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創新驅動、換道領跑。打造協同創新平臺。布局建設一批高能級實驗室、產業研究院、產業鏈創新聯盟,建立產學研對接、服務機制,特別是對于中小微企業,要加強公共研發平臺建設。加快籌建臥龍電驅實驗室、2024年,爭取納入河南省實驗室體系,確保新增省市創新平臺50家以上。開展協同技術攻關。加大自然基金、科技專項資金的爭取力度,重點向產業鏈龍頭企業持續支持,鼓勵研發機構與企業合作爭取橫向經費,探索“團隊共引、平臺共建、項目共研、難題共解”校院企協同創新模式。2024年,力爭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達到85%左右。
數智賦能、轉型升級。組織落實“一轉帶三化”行動計劃和“三化改造”支持政策,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全覆蓋。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支持防爆集團等企業打造省級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推進金冠電氣“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引導企業大力發展智能制造,加快打造更多的省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提高企業發展“含智量”。
綠色發展、生態循環。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完善綠色制造服務體系,加快綠色技術應用推廣,持續增加紡織服裝、油堿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的含“綠”量,建設一批以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管理為一體的綠色制造產業鏈。積極推進廢舊資源循環利用,開展工業廢水循環利用試點示范,構建新能源汽車廢舊電池等廢舊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提高產業“含綠量”。
精準招商、擴充增量。加強產業鏈招商、以企招商、市場招商等,用好“圖譜清單”,一體推進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抓好產業轉移對接活動簽約項目跟蹤落地,提高履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加強中南鉆石、樂凱華光、明陽異質結太陽能項目上下游招引,在超硬材料、印刷包裝、新能源等方面聚焦發力,持續延鏈補鏈強鏈。
創優服務、育強主體。以“萬人助萬企”活動為載體,落實惠企政策,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通過實施頭雁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行動和龍頭企業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加強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梯次培育,加快推進小微企業升規入統,形成鏈群企業共生共贏的良好局面。同時,引導民營企業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實施股份制改造。2024年,力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00家以上。
言之非難,行之為難。工業戰線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精心組織“學”,大張旗鼓“宣”,堅定不移“改”,結合實際“干”,確保全會精神在南陽市工信戰線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將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為動力,全力抓好工業運行、鏈群建設、企業培育、設備更新、智改數轉、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為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貢獻工信力量。(作者系河南省南陽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明遠)
1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