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7.5萬億元,同比增長6.3%。中國制造業企業想要讓商品出海一路通暢,離不開物流的全鏈條支持。物流業如何在時效保障、成本控制、貨物安全等方面,助力中國制造搏擊海外市場?
“件雜貨”不再雜亂
聯合配載、智慧理貨助力效率提升
煙臺港,位于山東半島北側,這里擁有“港通四海、陸聯八方”的區位優勢。作為“一帶一路”倡議15個支點港口之一,煙臺港正在構建中非雙向物流黃金大通道上發力,積極提升港口運作效率。
往返幾內亞和山東煙臺的中非班輪,為中非經貿合作提供著重要的運輸支撐。在中非班輪班次越來越密集的同時,提升“性價比”也成為港口和物流企業共同努力的新方向。
從煙臺港駛向幾內亞的中非物流航線途經非洲大部分沿海國家,近年來,中國制造的塑料制品、輪胎、水泥、機械設備、建筑物資等成百上千種貨物都搭乘中非班輪出口到非洲各國。但貨物件數多、種類繁雜,給裝船造成不小的困難。
件雜貨是指成件運輸和保管的貨物,不論有無包裝,都可稱為件雜貨。它們的形狀、大小及重量各不相同,種類繁多,是港口公認最難的業務之一。
傳統作業模式中,船方會給港方配載圖,港方按照配載圖裝貨,在裝載過程中發現問題再去跟船方溝通,作業就只能暫停。而貨輪的使用時間,每分鐘都是以美元計算的,隨著中非班輪頻次的增加,裝載就顯得越來越吃力。
為了解決這個難點,煙臺港摸索出來聯合配載作業模式,在貨物裝船以前,船務公司、港口和貨主提前溝通,聯合制定裝船方案,實打實地為客戶省下了真金白銀。杜萬鵬所在的貨輪載重18萬噸,如果是以前的作業方式,把貨物裝滿,需要5天至7天時間,而現在用聯合配載作業模式裝船只需要3天至4天,直接幫他們節省下來2天至3天的船期。
青島韋立航運有限公司港口船長 杜萬鵬:我們省的就是2天至3天的船期,還有靠泊使用費用,將近10萬美元。
山東港口煙臺港聯合通用公司調度中心副主任 于韜:2023年我們裝件雜貨的效率比2022年提升了70%,2024年準備在已經提升70%的基礎上,再提升15%左右。
除了有效溝通,裝載工具的改進也在提升效率。他們使用的吊裝平臺讓吊裝車輛的作業效率提升了50%。
智慧理貨系統讓工作人員在系統里隨時看到即將到港的貨物信息,提前進行作業安排,不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核對各種紙質數據,提升了出口貨物清點、驗收、交接的速度。
山東港口煙臺港聯合通用公司庫場隊貨運管理室主任 張健:現在整個環節的效率提升在20%至30%。
曾經外輪理貨雙方至少要手工簽署幾百份理貨單,需要三四個小時,現在有了智慧理貨系統,只要核對貨物信息后就可以進行電子簽,不會耽誤任何時間。
為雙方省時、省力的智慧理貨,讓外輪理貨效率變得更高。
車找貨、貨找車信息互通
跨境運輸車輛信息盡在掌握
在黑龍江,交通運輸廳聯合一家技術團隊打造了一個道路運輸動態綜合監管服務平臺。
通過這個監管平臺,哪輛車在行駛、司機是什么狀態,都能夠一目了然。最近,這個技術團隊準備在貨運汽車上增加一個載重模塊。經營物流公司多年的王福成知道,如果能夠精準實現車找貨、貨找車的信息互通,運輸成本也會隨之下降不少。
福成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王福成:車找貨或者是車在這里停著有貨都不知道,通過平臺共享情況把這個痛點解決掉,真正為物流行業解決很大的難題。
黑龍江省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主任 李晉濱:跨境運輸車輛安裝智能監控設備,可以有效防范跨境運輸車輛在運輸環節中存在的一些安全生產風險和隱患,解決人找車、貨找車的問題,這樣相對匹配更精準,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