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馬艷 祁曉玲
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949.5萬輛,同比增長37.9%,產銷規模已連續九年位居世界前列;新能源汽車銷量在新車總銷量中的占比達到31.6%,累計銷量達2500萬輛,市場化進程持續加快。
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閃亮新名片。下一步,我國要如何繼續鞏固和擴大新能源發展優勢?在3月16日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商務部等多個部委的相關負責人為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支招”。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采取更多務實舉措支持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發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指出,我國培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和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去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出口量再創新高,產業發展實現了新突破、邁上了新臺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彰顯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潛力、制造業整體水平的大幅提升,而且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作出了中國貢獻、展現了中國擔當。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任重道遠但前景光明、空間廣闊,期望廣大行業企業秉持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大力推動提質、降本、擴量,加強技術創新和換道技術布局,持續深化國際合作,有效應對和化解各類顯性和潛在的風險挑戰,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鄭柵潔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采取更多務實舉措,支持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發展,與有關方面共同譜寫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科技部:大力布局前沿和顛覆性技術
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張雨東認為,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能源汽車,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體現出重大引領帶動作用,充分體現出其新質生產力的特性。
張雨東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將加強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戰略研究,深入研判未來發展趨勢和方向,把握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總體需求,系統謀劃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的總體戰略布局;大力布局前沿和顛覆性技術,加大對全固態電池、智能網聯等前沿技術的支持力度,并持續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投入,積極破解重大科學問題,推動形成性能躍升的前沿和顛覆性技術成果;積極推動跨部門協同創新。科技部將更好地發揮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統籌協調職能,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積極謀劃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的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形成全國一盤棋,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合力。
工信部:遏制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加快推動電動車生產準入管理條例出臺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表示,工信部將從四方面加大賦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系統性、國際化發展。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進一步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的科技主體地位,著力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加快新一代動力電池、車用芯片、操作系統、自動駕駛等技術攻關及產業化,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持續提升創新引領發展的能力。
二是將完善政策體系,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和生態。進一步加強產業統籌布局和投資引導,遏制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加快推動電動車生產準入管理條例出臺,健全落后企業退出機制,開展集團化管理試點,支持優勢企業提質降本、兼并重組、做強做大,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引導傳統汽車企業依據自身的技術、渠道優勢和開放合作加快轉型,嚴厲打擊不正當的競爭行為,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三是將加大推廣力度,不斷深化跨域融合創新。研究制定汽車以舊換新、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支持政策,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等活動,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積極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加快路側感知、網聯云控基礎設施建設,開展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城市級的示范應用。
四是將堅持國際合作,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指導汽車企業國際化聯盟,建設第三方技術政策服務平臺,更好地服務中國企業海外發展,造福世界。
住建部:今年計劃改造5萬個老舊小區會同有關部門增加停車位、安裝充電樁
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表示,“我們不能讓買了新房子的群眾沒有地方停車、找不到地方充電,同時還要積極改造老房子、老舊小區。”
秦海翔透露,去年,住建部老舊小區改造增設了85萬個停車位,今年將再改造5萬個老舊小區,建設一批完整社區,挖存量、拓增量、促共享,會同有關部門增加停車位、安裝充電樁,讓廣大群眾能夠方便停車、方便充電。同時,住建部要有力有序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用更智能的路支持更聰明的車,以更多應用新場景合力創造新的投資和消費。
秦海翔還提出,要以車路協同為基礎,向車城協同穩步邁進,一體推進智能網聯、智能交通、智能城市建設,靠智能、靠共享、提效率、提效能,解決道路堵、停車難問題,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在城市出行更方便、更便捷、更安全。
商務部:研究推動優化新能源汽車保險費率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提到,2023年,各地共組織開展汽車促消費活動1300多場,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銷量達到320.9萬輛。同時,二手車的交易和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量分別增長15%和34%,有效暢通了汽車流通全過程。
“未來我國汽車市場機遇大于挑戰,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大有可為。”盛秋平表示,國務院日前印發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今年商務部將以實施汽車以舊換新為重點,聚焦全產業鏈、全過程壯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一是深入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打好政策組合拳,著力建立去舊更容易、換新更愿意的有效機制,推動汽車換能,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節能型汽車銷量的占比,統籌支持全鏈條各環節,更多惠及消費者。同時,結合2024消費促進年工作安排,組織開展全國汽車換新消費季活動,調動各方力量參與,擴大政策影響力。
二是全鏈條促進新能源汽車流通交易。在相關部委支持下,推動汽車數據共享,建立汽車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平臺,持續落實二手車銷售和出口便利化措施,提升新能源汽車在用車動力電池檢測評估能力,加快活躍新能源汽車二手市場。下一步,商務部還將研究推動優化新能源汽車保險費率,推動提高新能源汽車社會化維修服務能力,著力解決群眾購車后顧之憂。
三是培育釋放智能網聯汽車市場潛力。推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培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典型城市,以支持引導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商業模式探索,加快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后市場,鼓勵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深度參與國際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
四是推動新能源汽車對外貿易投資合作健康發展。支持引導新能源汽車及其供應鏈企業加強國際合作,完善國際營銷服務體系,提升海外售后服務能力,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服務,推動新能源汽車對外貿易投資合作健康發展。
國資委:凡是有利于把央企新能源汽車搞上去的政策與舉措都要大膽探索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茍坪指出,三家中央汽車企業2023年完成新能源汽車直接投資近360億元,投資比重超過60%。今年前兩個月,中央企業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22.1萬輛,同比增長114.5%,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較2023年年底提升5.4個百分點。
“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鞏固和擴大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來之不易的領先優勢是我國汽車產業發展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對此,國資央企將發揮中央企業體系優勢,有效整合產業資源,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重點做好三篇文章,助力我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茍坪表示,一是做好科技文章。堅持科技賦能,進一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瞻布局。加快攻克新能源動力總成、智能網聯系統、先進底盤、汽車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以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為抓手,加大下一代動力電池體系、智能駕駛系統等研發力度和投入強度,搶占未來競爭主導權。
二是做好趕超文章。正視中央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存在的差距與不足,加大資源投入、加快轉型步伐,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倍增行動計劃,綜合運用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等方式,鼓勵支持中央企業開展高質量投資并購、專業化整合,加快掌握產業核心資源和關鍵技術。
三是做好改革文章。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凡是有利于把央企新能源汽車搞上去的政策與舉措,都要大膽探索,推動企業心無旁騖搞創新、放開手腳促轉型。聚焦增強企業效率活力,精準授放權,推動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優化管控模式,提升治理效率與效能。聚焦不敢投、不愿投等后顧之憂,把新能源汽車作為中央企業增強核心功能的重要內容,對三家整車央企新能源汽車業務單獨考核,充分考慮新能源汽車戰略投入期的經營性虧損。聚焦激勵不足、活力不夠等問題,強化市場化改革、正向激勵,支持企業用好職業經理人、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等市場化方式,清晰責權利,支持企業與核心員工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有序開展員工持股,突出長期利益綁定。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