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決策部署,經報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領導同志后,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自2022年起,從征集范例、調查研究和宣傳培育三個維度開展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遴選和研究工作,找出并宣傳推廣企業優秀成果與案例,助力工業領域更好地開展碳達峰和高質量發展工作。
目前全國范圍內共有105家工業行業領軍企業(2022年42家,2023年63家)成為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根據工作計劃,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將在有關部委、地方政府和行業組織的支持下,持續做好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遴選和研究工作,到2025年累計找出300家,到2030年累計找出1000家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并在每年的中國工業碳達峰論壇上發布當年的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研究成果(名單)。
現將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的一些優秀企業成果和案例進行系列報道,為各地方、行業、企業做好工業碳達峰工作,實現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和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范例參考和路徑借鑒。
企業簡介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瀘州老窖”)是在明清36家釀酒老作坊群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有大型釀酒企業,是濃香技藝的開創者、濃香標準的制定者和濃香品牌的塑造者。擁有從公元1324年傳承至今、歷經24代700年的“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入選全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擁有從公元1573年連續使用至今的“1573國寶窖池群”,是全球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活態釀酒文物”,被列為行業首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1952年,瀘州老窖與茅臺、汾酒、西鳳酒被評為首屆中國“四大名酒”,并成為唯一蟬聯五屆“中國名酒”稱號的濃香型白酒;1957年,國家輕工部在瀘州老窖開啟全國首次白酒釀造技藝查定總結工作,編著了全國首部白酒釀造教科書《瀘州老窖大曲酒》,構建起了中國白酒質量和工藝標準,并在瀘州老窖開辦20余期全國釀酒技術培訓班,為行業培養了大批生物技術、質量管理人才,被行業譽為“中國酒業黃埔軍校”。
2022年,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營收251.24億元,同比增長21.71%,實現歸母凈利潤103.65億元,同比增長30.29%。
圖1.瀘州老窖指揮中心
多年來,瀘州老窖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方面持續努力,秉承“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的企業哲學,用精湛的匠心匠藝、精彩的“濃香鼻祖”故事,記錄著中國酒業堅韌的成長之路。堅持“幸福生活源于綠色生產”的環境管理觀,堅定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將生態環境保護和碳排放管理責任融入企業發展戰略和日常經營管理。通過持續節能、減排、降耗、循環,結合數智化賦能,努力做到取之于自然,回饋于自然,確保瀘州老窖釀造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高。近年來,瀘州老窖綠色低碳相關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2023年被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評為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
體系建設
瀘州老窖注重環境管理體系建設,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持續評估、管理和改善生產生活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成立了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為環境管理的最高決策機構,董事長承擔環境管理最高領導責任,生態環境保護中心為環境管理專門機構。建立了從公司到各基地自上而下的環境保護機制,制定《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碳排放管理制度》等19項環保管理制度,編制《環保管理工作指南》《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考核,確保環境管理機制有效運行。
圖2.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圖3.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管理責任書簽訂儀式
低碳文化
瀘州老窖積極開展低碳環保宣傳教育培訓活動,2023年開展“中國水周”“六五環境日”“全國生態日”“全國低碳日”等宣傳活動,舉辦安全環保文化活動,開展《雙碳形勢下白酒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路徑培訓》等培訓。近三年,開展各類環保宣傳教育培訓百余次,累計參與48000余人次。不斷增強員工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完善自身環保培訓體系,持續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的企業發展氛圍,幫助員工培養低碳工作習慣,踐行低碳生活方式,將綠色發展的思想自覺轉化為行動自覺。
圖4.開展《生命至上綠色發展》安全環保文化活動
圖5.“六·五環境日”宣傳
人才培育
瀘州老窖綠色低碳管理工作的推進和創新,離不開人才的培養與運用。目前,瀘州老窖已組建綠色低碳管理人才隊伍,正在逐步提升人才碳排放管理相關能力,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自2022年起,瀘州老窖針對碳排放盤查工作,面向基層環保管理人員組織多輪專業知識培訓,聚焦綠色低碳相關標準解讀、活動數據監測與收集、證據管理、排放量核算、報告和清冊的編制、數據管理等內容,初步為相關崗位員工搭建“雙碳”知識體系。2023年,增加產品碳足跡培訓,幫助公司碳管理人員準確識別碳排放重點環節和減排潛力,提升產品碳足跡核算能力,增強公司碳管理人員專業能力。
圖6.《雙碳形勢下白酒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路徑》培訓
圖7.《雙碳形勢下白酒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路徑》培訓
生態釀造
基礎設施建設:瀘州老窖建成行業內首個智慧釀造基地,秉承700年非遺釀制技藝,結合現代工業仿生釀酒工藝與“智能、互聯”技術,是目前全國釀酒行業中低耗、高效、循環發展規模最大的白酒技改工程——黃艤釀酒生態園。生態園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國際工業博覽會CIIF綠色節能獎、中國安裝工程優質獎(中國安裝之星)、天府杯金獎,榮獲發明專利41件、實用新型專利29件,其中1項科技成果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效帶動了傳統釀造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了釀酒產業高效綠色發展。
圖8.瀘州老窖黃艤釀酒生態園
數字化管理:瀘州老窖運用綠色節能技術、自動化控制手段、數字化管理平臺建立起了一整套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生產運營發展模式。致力于以科技創新引領傳統行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在“十四五”戰略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建設數智瀘州老窖的愿景,以數字化手段集成各大業務體系要素,打通管理、采供、生產、質檢、營銷、服務等價值鏈條。加大智能化裝備和系統在全產業鏈中的融合應用,以科技手段固化知識經驗,提升優質產能,控制運營成本,成為智能化技術革命領軍企業和產業模式創新升級示范企業。“瀘州老窖白酒產供銷數智化轉型領航示范項目”入選工信部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名單“數字領航”企業,成為白酒行業首家入圍單位。
智能化釀造:瀘州老窖黃艤釀酒生態園,是固態白酒釀造規模行業第一、酒曲產能行業第一、自動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行業第一的綠色低碳釀酒生態園。瀘州老窖成功研制了行業領先的白酒自動化釀酒設備,實現了釀酒生產全過程的全自動化操作,勞動效率提升約75%、出酒率提高5%~10%、優質品率提升10%,噸酒水耗降低50%、噸酒綜合能耗降低35%。釀酒生產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評“中國輕工業智能制造示范案例”。
圖9.瀘州老窖自動釀造中央管控系統
自動化包裝:按照全球“燈塔工廠”標準,瀘州老窖建成白酒行業首家灌裝速度最快,質量檢測最嚴,智能化水平最高,數字化水平最高,技術創新最多的“燈塔工廠”——智能包裝中心。包裝中心已實現從釀酒到成品包裝的“不落地”全過程清潔生產,采用全世界最先進的MOVIGEAR節能電機替代傳統電機,每年節約電能110余萬千瓦時。運用AI智能、數字孿生、云計算、工業物聯網等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整合生產控制系統、采購管理系統、物流管理系統等6大信息系統,5條灌裝生產線平均生產速度達15000瓶/時,生產效率提高2倍以上,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程度達到行業最高,極大提升瀘州老窖供應鏈數字化水平,引領中國白酒行業邁向數字化、智能化新紀元。
圖10.瀘州老窖灌裝生產線運行現場
綠色供給
瀘州老窖著力構建綠色低碳發展循環體系,探索形成了從源頭到末端全過程“綠色化”的低碳發展經驗,樹立綠色采購理念,推動供應商持續提高綠色發展水平。在行業率先打造“有機高粱種植基地”,開展釀酒丟糟生產生物炭的研究,打造“高粱種植→白酒釀造→固廢資源化利用→優質高粱種植→優質白酒釀造”的綠色循環產業鏈。國窖1573成功通過國家有機認證,成為中國白酒中第一個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的濃香型白酒。采用原輔料集中處理系統,做到自動清理、儲存,定量發放和能源回收再利用,實現原輔料處理集中化、輸送自動化,每天減少原輔料輸送車次百余次,同時將無組織廢氣集中收集,通過高效成熟的末端治理技術保證其達標排放,有效減少揮發性有機物及顆粒物排放。根據工藝流程運行的特點,有效利用場地高差實現重力流輸送,極大降低廠區內儲運物流輸送能耗。投運電貨車進行廠區內部運輸,通過去塑料袋、改無紡布手提袋、選用低碳環保原材料等方式降低包裝環境污染。
資源利用
瀘州老窖落實資源循環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不斷探索節水新工藝,在白酒行業建成首家全封閉式釀酒冷卻水循環系統、推行釀造廢水多級利用、開展廢水回用優化,實現節能減排雙提升。優化廢水處理工藝,建設沼氣回收利用系統,自2020年投運以來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6800余噸。實施余熱資源回收利用項目,節約蒸汽使用,每年減少天然氣使用約120萬立方米。實施白酒行業首個由企業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以熱化學處理能源化與資源化研發為技術突破口,擬建設10萬噸/年處理能力的產業示范線,使我國釀酒廢棄物資源化及產業化率先取得系統性突破。
圖11.瀘州老窖黃艤釀酒生態園內景
能源結構
在節能降耗和能效提升方面,瀘州老窖不斷優化用能結構,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減少能源浪費,充分使用清潔能源,實現資源能源回收利用。瀘州老窖早在2018年實施鍋爐煤改電/氣項目,有效提高鍋爐熱效率。較燃煤鍋爐,每年節約標煤6860余噸,同時,采用先進的超低氮燃燒技術,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80%、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60%、減少顆粒物排放約70%,推動落實減污降碳增效。實施熱電聯產項目,實現能源梯級利用,2023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800余噸。
科研平臺
瀘州老窖按照“以國家固釀中心為支撐推動公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擎賦能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理念,成功打造了高水平的國家固釀中心科研大樓,建立了以科技委員會為科技創新頂層決策,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研發統領,釀造微生物研究中心等9大研究中心為研發實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架構。瀘州老窖獲批設立行業首家具有獨立招生資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行業首家省級固態釀造技術創新中心,獲批組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擁有中國釀酒大師5名、正高級工程師13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8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名,以及中國白酒工藝大師、評酒大師在內的技能型人才數百名。
圖12.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瀘州老窖將繼續踐行“與社會同行、與環境相依、與人類共存”的社會責任理念,堅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扎實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發展和成果轉化,推動從傳統釀造模式向生態文明綠色釀造模式轉變,為我國和全球的碳中和偉大愿景做出卓越貢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