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2023年度綠色制造名單,黑龍江省共有38戶綠色工廠、3戶綠色供應鏈企業、3戶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上榜。其中,綠色工廠入選數量全國排名第十五位,位列東北三省一區第一。
“雙碳”背景下,綠色制造已成為行業發展新趨勢。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實施綠色低碳制造專項行動,深化工業領域節能降碳,全面推進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等方面建設。記者從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了解到,截至目前,黑龍江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03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7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5戶,綠色產品24個,綠色園區1個,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3個,國家綠色數據中心4個。綠色,已成為黑龍江工業制造領域一抹靚麗的底色。
完善體系 建立梯度培育機制
俯瞰農墾龍王食品公司位于綏化市的工廠,一排排太陽能光伏板整齊覆蓋廠區空地和屋頂,在陽光的映射下閃閃發光,勾勒出一幅優美的生態畫卷。走進廠房,干凈整潔的豆粉配料間實現全封閉管理,電腦數控取替人工配料,運轉更高效、產品更綠色。這只是黑龍江省“國字號”綠色工廠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龍王食品的太陽能光伏板
創新使用油田產出的污水配制產品,黑龍江吉地油田服務公司在減少污水的外排、節約清水資源的同時,大幅提高了石油采收率;飛鶴乳業首創全產業鏈“雙碳閉環”模式,并以畜禽糞污和玉米秸稈為原料,制取生物天然氣和有機肥,實現廢棄資源的循環利用;哈爾濱石化利用裝置循環冷卻水余熱為周邊約2萬戶居民提供穩定、清潔的冬季取暖熱源,每個供暖期可節約標煤約3.7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9.63萬噸……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字號”綠色工廠正在龍江大地快速崛起、加速發展。
企業逐“綠”前行,帶動整條產業鏈、供應鏈“綠”意盎然。作為本次入選的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以產銷有機酸菜為主的黑龍江福成實業集團將廢棄的菜根、菜葉全部用于肥料生產,形成了自有農田自己種、自產肥料自己用,產出的綠色農產品自行加工、運輸再銷售的一條龍有機綠色產業生態鏈的產業化格局。
“近年來,黑龍江省持續完善綠色制造示范體系,現已形成綠色制造國家級、省級、培育庫三級聯動培育機制。”黑龍江省工信廳節能處處長楊宇告訴記者,這個機制包括重點圍繞培育“4567”現代產業,將綠色制造基礎條件好、潛力大的企業納入培育庫集中開展指導服務;形成綠色制造省級認定機制,在區域和行業樹立綠色制造先進典型,積極發揮示范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按照優中選優的原則推薦國家級綠色制造企業,取得市場“綠色通行證”。
深化服務 推動落后產能增“綠”
黑龍江是傳統老工業基地,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成為必答題?!拔覀儎撔麻_展了‘綠色服務進企業’活動,通過集中宣講、深入一線的形式為企業把脈問診,明晰綠色發展路徑?!睋钣钔嘎叮刂聊壳埃邶埥∫褎訂T綠色低碳項目的施工建設、技術研究、裝備制造、運營管理等38家省內外機構,向257戶企業進行宣講,深入82戶企業開展指導,促成合作47項。
新和成生物發酵車間
綠色制造是一種現代化制造模式,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的核心在于推動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環境影響最小化。向綠色發展的要求已經在黑龍江省形成趨勢。綏化市工信局三級調研員王亞宏告訴記者,近年來,綏化市積極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引導企業加大綠色技術研發和應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效益。目前綏化市已經有13家國家級綠色工廠。
落戶在綏化的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以生物發酵技術實現玉米精深加工,在綏化投資70億元建設生物發酵產業園?!巴ㄟ^引入先進的技術裝備,我們實現了制冷系統和空壓系統數字化運維和智能化控制,年耗能大大降低。”技術中心主任高顯星告訴記者,通過節能改造,公司年節約蒸汽用量約15萬噸、電量約7600萬度,年經濟效益達7500萬元。
作為最早一批大豆蛋白飲品的生產者和研發者,農墾龍王食品公司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綏化市工信局全力對接專家深入企業,開展一對一指導,詳細講解綠色化改造方向和內容。公司綜合管理部負責人王海利告訴記者,僅鍋爐改造一項,公司每年可減少固體廢渣清理、除塵設備及維護等各項開支近140萬元,節約電費272萬元。
強化獎勵 破解融資難題
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血液,充足的金融“活水”能為企業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為解決制約綠色信貸發放的瓶頸問題,黑龍江省工信廳與人民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建立綠色企業、綠色項目認定互信機制,對于銀行因技術層面問題難以認定的企業、項目,組織專業機構進行認定,作為審批發放的參考依據。
龍王食品燃氣鍋爐
“在破解信息不對稱等融資難題上,我們實行‘兩手抓’?!睏钣罡嬖V記者,一方面,他們把梳理出來的綠色低碳改造升級項目融資需求,通過工信部向國家產融合作平臺分類推送;另一方面,及時匯總省內銀行金融機構綠色信貸產品信息,向廣大工業企業推送,助力金融資源持續注入綠色低碳改造升級項目。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為支持企業向“綠”而行,黑龍江省工信廳積極發揮獎勵機制作用,對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勵;對國家評定的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通過實施節能降碳綠色化改造實現一定節能量、減碳量的工業企業,給予100萬元獎勵。2022年共兌現獎勵資金3300萬元,2023年兌現5700萬元,極大地調動了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帶動企業節能降碳綠色化改造投入8.18億元,實現節能量24.4萬噸標準煤,減少碳排放66.75萬噸。
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為企業低碳轉型增添了十足的底氣。減污降碳,向新向綠,成為越來越多的龍江企業共識,龍江綠色制造動能澎湃。(黑龍江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