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底蘊深厚、充滿活力,近年來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四化’同步建設取得新的成績。今年百強發布活動走進宿遷,就是要強化省市聯動,推動優質民營經濟資源與地方高質量發展相嫁接,共謀新項目、搶占新賽道、拓展新市場。”江蘇省工商業聯合會主席劉聰表示。
會上,江蘇省工商業聯合會發布“2023江蘇民營企業200強”“2023江蘇民營企業制造業100強”“2023江蘇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領先企業”。江蘇省工商業聯合會與江蘇省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2023江蘇民營企業創新100強”。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與江蘇省工商業聯合會聯合發布“2023年度綠色發展領軍企業”。透過五個榜單,既能看到江蘇民營經濟發展的強大韌勁,還能感受到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澎湃活力。
企業規模攀高向上。2023江蘇民營企業200強入圍門檻達到75.7億元,較上年增加8.3億元,3年間實現了從50億元到60億元,再到70億元的提升。新上榜企業31家,百億級企業達到167家,比上年增加14家。89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3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民營企業200強,2022年度營業收入總額達7.37萬億元,資產總額5.77萬億元,利潤總額2937.7億元,稅后凈利潤2352.1億元。民營企業制造業100強入圍門檻達125.6億元,比上年增加29.4億元,新上榜企業12家。民營企業創新100強新上榜企業20家,規模超百億元的有21家,50億元以上的有37家。綠色發展領軍企業上榜企業,由去年的106家增加到今年的134家。
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民營企業200強,2022年度研發人員總數達14.13萬人,研發投入總額達1046.69億元,研發投入10億元以上企業26家,分別比上年增加0.3萬人、123.1億元、4家。民營企業創新100強,2022年度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銷售收入比例平均達3.88%,研發人員占從業人員比例達18.61%,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平均達51.09%,均分別比上年增長0.18、1.96、7.42個百分點;入選企業均為高新技術企業或核心子公司為高新技術企業,97%的企業建有省級以上研發機構;戶均擁有有效專利474件,戶均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79件,分別比上年增加36件、25件。創新100強企業中,53家企業或其母公司及子公司列入省級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庫,69家獲得過國家或省科學技術進步獎,67家企業參與或主持過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的制定,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帶動性。
社會貢獻作用突出。民營企業200強,2022年度納稅總額達1821.17億元。納稅額超過10億元的企業35家,50億元的企業5家。民營企業200強,2022年度員工總數達226.29萬人。60家企業員工數超1萬人,2家企業員工數超10萬人。社會責任方面,21家企業、48名企業家先后獲國家、省級脫貧攻堅表彰,9名企業家被表彰為全國抗疫先進個人,65家企業被評為抗疫先進民營企業,2家企業榮獲第十二屆中華慈善獎。
制造業表現強勁。民營企業200強入圍企業分布在35個細分行業,制造業企業達138家、比去年增加7家。民營企業創新100強中,電子信息、先進制造與自動化、新材料3個行業入選企業數較多,分別達28家、27家和20家。
區域布局更加協調。江蘇民營企業百強榜單實現13個市全覆蓋。民營企業200強入圍企業分布在13個設區市。其中南京21家、無錫37家、徐州4家、常州28家,蘇州46家、南通26家、連云港7家、淮安1家、鹽城4家、揚州5家、鎮江12家、泰州8家、宿遷1家。民營企業制造業100強,蘇南79家、蘇中7家、蘇北14家。民營企業創新100強,蘇南79家、蘇中14家、蘇北7家。綠色發展領軍企業,蘇南74家、蘇中36家、蘇北24家。民營企業社會責任領先企業蘇南73家,蘇中18家,蘇北9家。
廣大蘇商既有“匯通江淮之氣概、暢達黃海之遼闊”的胸襟格局,又有“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精神氣質。大家表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進程中,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以“產業報國、實業報國”為己任,立足江蘇發展優勢,勇挑大梁、擔當重任,不斷書寫發展新篇章。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江蘇民營企業如何走好新征程?大家表示,要保持戰略定力、樹立全球視野、激發創新銳氣,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加強技術、產品、商業模式和管理創新,協同推進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打造具有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飲水思源、回報社會,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應有之義。大家表示,要心懷“國之大者”、厚植家國情懷,把企業發展目標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斗之中,做到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為推進共同富裕貢獻更大力量。(新華日報)
編輯:李芊諾
責編:邢丹
審核:王棕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