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引領,精準定位,構建園區布局體系
任澤經開區圍繞國土空間規劃,著力構建“一區兩園”工業園區布局體系,一區就是經濟開發區,兩園分別是邢灣智能制造產業園和大屯循環經濟產業園。將園區整體目標、控制性指標等建設內容與國土空間規劃充分銜接,合理布局產業園區,堅持“不搞大而全、追求專而精”,逐步形成錯位發展、協同發展、互補發展的園區布局。
任澤經開區嚴格執行“234+1.5”供地標準+承諾制,在開發區打造升級版的橡塑新材料產業園,持續推進邢灣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全面排查高耗低效、長期閑置和“用而未盡”企業,制定園區產業目錄和投資負面清單,建立健全低效閑置用地企業清單。通過政府回收、項目置換、標準地供應等程序,加快閑置土地的騰退和有效利用。
創新賦能,打造引擎,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
任澤經開區樹立“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圍繞加快機械制造、橡塑制品兩大主導產業向先進制造業和橡塑新材料轉變,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加快形成以創新為支撐的經濟增長動力源。
著力打造現代化產業。加快培育先導產業(新材料、特種橡塑、高端鑄造等);做大做強主導產業(裝備制造、橡塑制品);加快完善配套產業(大數據平臺、第三方物流、跨境電商、投融資平臺等),努力培育“四個一批”,即培育一批細分行業“領跑者”,培育一批關鍵技術“攻堅者”,培育一批知名品牌的“塑造者”,培育一批產業鏈條“鏈主”企業。
推動橡塑制品向橡塑新材料轉變。圍繞打造京津冀新材料產業發展重要增長極和邢臺市橡塑新材料產業集群。堅持以“智能”提升產品價值,以“綠色”優化制造模式,以“特色”拓展應用領域,重點發展高性能橡膠材料、特種工程塑料、新型骨架材料和高端密封制品等,以“高性能、輕量化、綠色化”新材料及制品的研發生產為重點,以華密新材、山峰特種橡膠、北人彩印等重點企業為龍頭,實現“小配件蘊含高科技、小企業支撐大配套、小產業干成大事業”的目標。
推動機械制造向先進裝備制造業轉變。堅持布局園區化、配套鏈條化、模式智能化、營銷品牌化“四化”要求,全力推進邢灣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工藝—通用(專用)零配件—功能化總成—智能化整機”為主軸的高端裝備制造體系,以高端裝備、專用裝備和機械零部件等為重點,以永明地質、中車環保、華電數控、邢工機械等骨干企業為龍頭,培育一批先進裝備制造企業群,全力打造華北先進裝備制造基地。
提升格局,提高層次,加快優質企業梯度培育
任澤經開區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高鐵輻射區的有利契機,加大招商選資力度,積極引進央企及二三級子公司和投資帶動力強的大項目入駐任澤經開區。
實施規上企業培育工程,加快推進“個升企、企入規、規轉股、股上市”,每年凈增規上企業10家以上。篩選一批創新能力強、引領作用大、研發水平高、發展潛力好的龍頭骨干企業,如華密新材、北人彩印、永明地質機械、華電數控、龍泉劍釘業等,建立兩大行業領軍企業庫,實現創新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產業鏈領航企業梯度發展。
發揮華密新材在北交所上市的引領作用,落實上市前扶持政策。積極培育北人新材、立德爾炊具在“北交所”上市,永明地質工程機械在“新三板”上市、中車環??苿摪迳鲜泄ぷ鳌?/div>
為加快優質企業梯度培育,任澤經開區實行重點企業七位一體包聯幫扶,健全“工業運行協調調度例會”工作機制,針對制約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精準施策,提供高效服務。
綠色發展,智能提升,構建“智造綠都”網鏈
任澤經開區持續推進開發區提檔升級21條措施落地落實,聚焦合理布局、系統謀劃,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公建廠房,暢通“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特色園區”全鏈條,鼓勵企業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院士工作站、院士合作單位、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平臺,與大國工匠合作,加快推動各類要素向開發區集聚。主動對接國家、省、市科技計劃,強化定向支持,加大科研立項補助力度,培育扶持一批高成長性科創企業,建成智慧產業片區。
以“鏈式思維”保持和提升產業鏈的有效性和競爭力,加大“保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力度,提升產業鏈協同配套能力,培育帶動能力強的“鏈主”企業,輻射引領上下游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打造全產業鏈條、全生命周期競爭優勢。
補強產業鏈。培育一批產業鏈“鏈主”企業和產業鏈條,已培育以永明地質裝備為鏈主的冶金礦山裝備產業鏈、以華密新材為鏈主的橡塑制品產業鏈和以龍泉劍釘業為鏈主的鋼鐵深加工產業鏈。
打造智能鏈。構建具有特色的“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分產業建設一批省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探索“互聯網+制造業+金融”模式,推動傳統產業從生產制造向“智造”或“制造+服務”轉型。(河北日報)
編輯:李芊諾
責編:邢丹
審核:王棕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