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葡萄花油層斷層邊部剩余油富集規律認識,實現剩余油有效動用,年初以來,大慶油田采油八廠地質研究所相關技術人員深化認識、扎實研究、持續攻關,證實了葡萄花砂泥薄互地層斷裂帶發育斷層核和破碎帶二元結構,建立了斷層破碎帶寬度定量表征方法。
該廠葡萄花油層老油田已處于高含水階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多數區塊整體加密調整潛力較小,斷層邊部剩余油是重要挖潛方向,但是對于葡萄花砂泥薄互地層斷層邊部“靠斷層”布井安全距離一直沒有依據。從野外露頭看,斷層附近地層一般比較破碎,井位設計離斷層太近仍存在較大風險。為深化斷層認識,這個研究所相關技術人員組建專項攻關小組,扎實開展相關研究,通過野外露頭和過斷層鉆井取心井巖心觀察,證實葡萄花砂泥薄互地層斷裂帶具有二元結構, 通過巖心標定,建立斷層破碎帶測井識別方法及斷層破碎帶寬度與斷距關系圖版,定量表征斷層破碎帶寬度。經證實,斷層破碎帶寬度一般小于15m,與斷距呈正相關,上盤寬度明顯大于下盤寬度。
該研究成果可將斷層邊部布井安全距離由70米縮小到20米,進一步釋放斷層邊部布井潛力,同時擴展了斷層邊部剩余油挖潛空間。(潘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