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高空俯瞰肅北縣,是一片蒼茫的戈壁曠野,但深入其中,會發現這里礦產資源豐富、工業企業星羅棋布,是一處貨真價實的“聚寶盆”。
近年來,肅北縣堅持工業強縣戰略,把資源優勢擺在突出位置,持續壯大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煤炭產業,不斷夯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為全市工業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也帶動牧農民群眾“走下馬背”、入城而居,過上了現代化的新生活。
綠染邊城
走進肅北縣馬鬃山鎮甘肅亞峰礦業有限公司廠區,映入眼簾的是清新雅致的公園。誰能想到,這是一個地處戈壁深處的企業。
墻外一片荒蕪,墻內生機勃勃,甘肅亞峰礦業廠區院墻內外景致呈現“兩重天”,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這家以金礦開采、加工、提取為主的公司,在戈壁荒灘上打造出了一座高標準“花園式”礦山企業。
甘肅亞峰礦業有限公司總調度長何鵬全說,近年來,亞峰礦業始終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貫穿公司發展全過程,走出了綠色發展的路子。至目前,累計投資2000多萬元用于廠區綠化美化和改造升級,移栽榆樹、沙棗樹、柳樹等各類樹木2000余株,種植人工草坪、苜蓿近5000平方米,并建造了人工湖,極大改善了礦區面貌和職工生活工作環境。
肅北縣在堅持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同時,不斷改善引進新技術,拓寬產業發展空間,持續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
“近年來,亞峰礦業發展規模逐步擴大,產能效益持續釋放,僅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09億元。今年,預計超過1億元,利潤達2000萬元。”何鵬全說。
經濟效益持續向好的同時,肅北縣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制定出臺《肅北縣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規定2025年前,全縣大中型礦山企業全部建成省級以上綠色礦山,30%以上小型礦山企業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2035年前,各類礦山企業將全部建成綠色礦山。屆時,肅北縣將實現工業經濟與生態環境雙贏。
數字賦能
在綠發魯能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馬鬃山風電場中控室,巨大的顯示器讓人對企業的管理運行一目了然。信息管理數字化降低了企業運行成本,提升了效率,實現了礦業經濟科學轉型、綠色發展。
“這些監控畫面中,有升壓站設備運行參數、每臺風機運行情況及7天內風況預測等數據,可全覆蓋監控工作區域。”該公司工作人員劉偉民說,馬鬃山雖處邊陲,但通過大屏幕實時監控,1000多公里外的蘭州集控中心能第一時間掌握廠區情況。光伏項目接入后,公司壓縮了顯示器數量,讓中控值班人員精準操作,實現兩地同步監控。
近年來,綠發魯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以建設區域標桿、塑造綠發品牌形象為目標,將設計數字化、設備智能化貫穿項目開發建設全過程,引領區域風電行業發展新方向。
“目前,我們采用國內風電行業技術領先的iPACOM智慧系統,通過CCS、PMS等人機管理系統,實現了信息自動采集處理、設備在線監測、遠程控制操作、故障預測預警、人機互聯、APP實時狀態發送等目標,大大提高了設備智能化水平。運用數字化平臺實現精準控制,達到少人值守或無人值守的目的,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綠發魯能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副總經理楊曉強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智能化、數字化設備的引入助力企業發展,實現了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
資源加持
距馬鬃山鎮40公里的窯街煤電集團酒泉天寶煤業有限公司紅沙梁礦區,一片巨大的露天煤礦頗為壯觀。站在紅沙梁望去,一層層黑色的“梯田”十分醒目,螺旋式下沉的煤層上,挖掘機揮舞著大臂,翻斗車穿梭往來,一派繁忙景象。
據了解,紅沙梁煤礦擁有資源儲量33714萬噸,是河西地區在建的最大整裝煤礦項目,也是國家第五批煤炭應急保供煤礦。項目設計年生產能力440萬噸,于去年采用露天、井工方式開采,估算總投資47.49億元,可連續開采53年。
“目前,紅沙梁煤礦正在實施露天礦、井工礦、洗煤廠3個項目,已完成投資11.74億元,今年計劃投資8.35億元。一季度,完成煤炭產量84萬噸,實現產值9800萬元。”酒泉天寶煤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劉鵬說。
“項目建成后,可有效降低我省對外地煤炭能源依賴,增加酒泉市及肅北縣工業產值,繁榮地方經濟,提高地方就業率。”劉鵬說,下一步,紅沙梁煤礦將按照不斷優化煤炭產業結構、促進資源優勢加快轉化為經濟優勢的要求,全力加快項目建設,繼續抓好煤炭生產。一期200萬噸露天采煤項目計劃年底建成,二期井下240萬噸項目計劃2023年底建成,同時將做好1000萬噸儲配煤基地項目和腐植酸項目前期工作。
一個個工業項目在肅北大地落地,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肅北縣持續推進資源優勢轉化,工業經濟總量全面提升,縣域工業經濟保持中高速發展。2021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5.53億元,規上企業達25戶,較上年同期增加8戶。今年,預計可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0億元。(酒泉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