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在北京市科委組織的“科技冬奧企業行”活動中,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及愛家科技負責人介紹了石墨烯及應用技術發展情況,并著重介紹了石墨烯柔性熱管理材料技術在本次冬奧會中的應用。
穿發熱保暖高科技柔性電子衣零下40度不冷
“零下40度不冷,因為穿的并不是一件簡單衣服,而是一套能發熱保暖的高科技柔性電子裝備,靠的是石墨烯柔性熱管理材料技術”,陳利軍介紹,本次冬奧保障應用愛家科技第二代石墨烯柔性加熱材料AIHF ?艾弗,突破了低溫啟動和運行、快速電熱轉換等關鍵技術,通過石墨烯發熱織物的立體排布組合,構建三維遠紅外高效熱輻射網絡,實現石墨烯柔性纖維織物在38-52°C溫度區間精準加熱調控,在低溫開放式環境中熱量精準向人體傳遞功能,有效提高人體體感舒適度。
中國石墨烯產業化應用已處于世界頂級水平
“中國的石墨烯材料研發和應用算是跑得比較快的,起碼現在已不比世界頂級水平差,在個別產業化應用領域甚至已經領先。”陳利軍告訴中國工業報,以柔性可穿戴設備為例,一套民用智能服裝,因為石墨烯材料和技術增加的成本也就30%左右,很容易產業化。
“但一種新技術從提出、到研發、到產業化、到終端產品,再到普通老百姓接受它,這個接受和適應會需要一個過程。”陳利軍舉例稱,用石墨烯柔性熱管理材料做衣服,做成的就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件衣服樣式的電子產品。由服裝廠生產這樣的特殊電子產品,就涉及跨行業的融合發展,既涉及新材料、紡織服裝,又涉及電子科技,就要求這個廠對生產工藝、標準、質檢、倉儲、售后都做出徹底升級和調整;還要做產品的操作說明講解,考慮用戶的使用體驗和維修服務;甚至整個紡織服裝行業、上下游產業鏈都會因為一個新材料的革新而發生變化。
這等于改變了產品的性質、改變的生產制造方式,還改變了商務銷售方式和售后服務方式。
“基于材料帶來產業應用,再由產業應用拉動材料升級,如此反復會是一個循環”,陳利軍稱,經過冬奧會的示范應用展示,傳播說服的效果很好,會加速和縮短這個轉型升級與推廣接受過程,“我相信會有很多企業會感興趣來找我們接洽,因為智能化的穿戴產品,一定會在未來占相當大的份額;因為以后的衣服很可能都是用電、用芯片、有傳感器,都能有信號收發功能,那就是一套柔性的智能盔甲。當然石墨烯柔性材料現階段還只是智能穿戴其中一塊應用,現階段還只是解決溫度的問題,但基礎材料一定會帶來產業應用的變革。”
“實際上現在已經和不少企業在合作了,我們以材料供應商的身份已經與探路者、思凱樂、愛慕、七匹狼等等品牌在合作,他們的一些高端智能衣服材料,都是我們在做供應。”陳利軍稱。
石墨烯黑科技新材料之王應用廣泛
石墨烯應用在本屆科技冬奧會上僅僅只是一個亮相,僅這個亮相的應用就有不少,比方運動員很多數據都是實時獲取,用到了石墨烯傳感器,輕薄貼身柔軟舒適方便快捷,與襪子手套衣服帽子融合在一起,通過算法處理數據,能實時監測運動員的狀態。
石墨烯加熱云轉播包保障5G云轉播設備,-20℃低溫環境正常運行(愛家科技供圖)
為適應冬奧賽事期間戶外寒冷環境,愛家科技配合北京國際云轉播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石墨烯加熱云轉播背包的內膽包,在5G云轉播背包首次使用了石墨烯加熱技術,并配合石墨烯低溫電池,可以瞬間產生50℃的溫升,以保證云轉播設備在零下20℃的環境中不影響便攜性、輕量化的基礎上可以正常使用。
愛家科技在保障冬奧之前,已經與50多家服裝企業合作,累計提供超過50萬套石墨烯加熱服飾材料及技術方案。基于在行業中多年積累的經驗,愛家科技科研人員,為保證在冬奧賽場工作人員長時間室外工作不感到寒冷,還開發出適用于低溫環境下快速啟動和高效運行的石墨烯加熱圍巾、石墨烯加熱馬甲、石墨烯加熱手套和襪子等多種產品,在零下20℃能夠快速升溫到38℃-53℃,持續發熱2-4個小時,滿足各場館,各工種的不同需求。
愛家科技應用石墨烯加熱技術保障冬奧會的產品(愛家科技供圖)
此次愛家科技為冬奧會提供保障的產品,從服裝服飾、冬奧特許商品、加熱座椅、地毯、賽場專業設備低溫保護等多方面,實現了石墨烯低溫柔性發熱保障功能,充分體現了石墨烯材料的安全、節能、綠色特性,具體詮釋了“綠色冬奧”“科技冬奧”“低碳冬奧”理念。
據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王剛告訴中國工業報,石墨烯是公認的新材料之王,熱傳導能力是金剛石的2倍以上,機械強度比鋼鐵強200倍,導電性比銀銅強、載流子遷移率比碳納米管和硅還高,在航空航天、大飛機、新能源、軌道交通、環境凈化、生物醫藥、智能穿戴、電子信息等領域應用廣泛。
據悉,2021年12月,愛家科技已入選北京市2021年度第六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