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晉能控股集團長治發電公司2×100萬千瓦項目雙機正式投產。該項目是山西省第一座雙機投產百萬電廠、第一座特高壓配套百萬電廠、第一座華北網調百萬電廠、第一座單機容量最大電廠、第一座“上大壓小”百萬電廠、第一座雙機一次通過168小時試運電廠。
起步即沖刺。站在“十四五”開局的新起點上,晉能控股集團聚焦“煤電一體化”深度融合的目標,著力打造“大容量、高參數、成本優、新能源占比高、效益好”的電力產業,充分發揮電力集團“航母驅逐艦”作用,電力項目建設“火力全開”,電力產業向智能化“蝶變”。
2021年,一季度,晉能控股集團在電力賽道上跑出了非常節奏:發電量完成20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91%;售電量完成4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60%。營業收入累計完成107.35億元,同比增長22.24%。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正是眼下晉能控股集團抓電力項目建設的真實寫照,從氣氛熱烈的簽約會場到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接連不斷傳出的是電力項目拔節生長的聲音:3月24日,與呂梁市簽署“源網荷儲一體化能源互聯網”框架合作協議,將重點打造年產3GW高效太陽能組件、500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及25萬千瓦儲能等項目,助力呂梁打造全省清潔能源產銷基地;5月13日,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自治州阜康市簽署300萬千瓦風電、光伏清潔能源發電項目開發戰略合作協議,總投資160億元,是今年以來昌吉自治州規模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
晉能控股集團緊抓山西省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有利時機,搶先抓早,主動作為,持續推進風電、光伏項目智能化建設。山東耀光、山西芮城光伏、聞喜風電等新能源項目先后并網發電,長治、晉北、晉南三大電源基地前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風電、光伏項目智能化建設的腳步一路向前的同時,智慧電廠建設也在穩步推進。
近日,一臺可在多個場景實現全天候智能巡檢、至少能替代2-3名工人作業的機器人在晉能控股電力集團塔山發電公司正式“上崗”,這標志著塔山發電公司智慧電廠建設又向前邁出實質性一步。
作為全國煤炭企業建成的第一個大型火力發電廠,塔山發電公司成為晉能控股集團智慧電廠改造項目試點,通過使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通訊等新技術與發電生產實際深度融合,逐步開啟智慧電廠運營新模式。項目于2020年9月開工,預計今年6月底完成全部智慧改造。
晉能控股電力集團科信部副主任李慶華全程參與了塔山發電公司智慧電廠建設,他以一組“小數據”直觀地給人們展示出智慧電廠的巨大潛力:“通過智慧電廠建設,一是機組能耗進一步降低,通過燃燒優化,同等工況下鍋爐效率提高0.5%,降低機組煤耗1.5克/千瓦時,每年可節約燃料成本600多萬元;二是新開發的設備故障診斷模塊上線運行后,設備可靠性大幅提高,可實現鍋爐、汽輪機、發電機、重要輔機故障預測準確率大于80%,有助于及時消除設備故障,有效防止機組“非停”;三是應用智能噴氨、全廠脫硫運行優化功能模塊等,可延長催化劑壽命0.5年,尿素和石灰石耗量分別降低5%,脫硫廠用電率下降5%,這兩項每年可節支約100萬元。”
除塔山發電公司項目外,陽高熱電、朔州熱電、長治百萬電廠項目智慧電廠建設也在順利推進中。朔州熱電集控室咨詢服務機器人、嵌入式仿真系統試運行,陽高熱電公司智能監控一體化平臺投入使用,漳澤百萬智慧電廠建設方案通過晉控電力評審。
下一步,晉能控股集團將推進長治發電公司升級版智慧電廠項目,建設智慧運行、智慧廠區、智慧辦公、智慧決策、智慧生產管理、數字孿生、智能燃料管控、智能機器人巡檢等管控一體化平臺;適時開展同華發電、河津發電等企業智能化更新改造,推動企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好風憑借力,乘勢勁發展 。放眼“十四五”,晉能控股集團將乘著“改革千里快哉風”,扎實推進煤電一體集群化發展,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建設大容量、高參數火電機組,發展光伏、風力、瓦斯發電和光伏制造,加快智慧電廠建設,推動“火電+新能源+電網+儲能+光伏制造+智能化”復合發展,力爭到“十四五”末,電力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電力產業在國內排名進入前10位。( 洪浪 彭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