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為加快構建高效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為服務全省經濟社會轉型出雛形提供物流支撐,圍繞工信領域“11221”振興崛起工程,山西省工信廳發布了《山西省現代物流業2021年行動計劃》。《計劃》提出將通過優化物流布局、強化物流通道建設、持續培育骨干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發展、深化物流標準化建設、推動融合創新發展等六大舉措推進山西物流高質量發展。
《計劃》提出的目標:一是物流規模穩步提升。力爭全省社會物流總額可比增長5%左右,物流業總收入2200億元以上,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0.2個百分點。二是企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培育新增10家以上A級物流企業,打造一批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發揮融合聯動企業示范作用帶動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智慧物流新業態穩步發展。三是物流運行體系進一步牢固。推動物流重大項目建設落地,加快物流標準有效供給,以智慧物流為方向,加快構建“一核兩翼多節點”物流園區網絡化布局,深化中歐(中亞)班列常態化運營質量,為山西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筑牢基礎。
《計劃》提出的六大舉措:
優化物流布局。一是強化物流樞紐建設。以推動山西深度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著力點,加大力度強化太原、大同、臨汾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以中鼎物流園、大同國際陸港等物流園區為載體,強化資源聚集整合,發揮骨干企業引領,以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基礎,優化布局物流基地、配送中心、末端網點,強化物流樞紐輻射帶動作用,有效提升山西物流運行效率。二是加快多式聯運發展。持續深化中鼎和方略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建設,帶動培育集裝箱多式聯運經營主體,切實提高一體化轉運銜接能力和貨物快速換裝便捷性,提升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質量,堅決打造山西中歐班列品牌。
強化物流通道建設。一是強化鐵路、公路通道建設。以交通強國建設為契機,以智能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為目標,全面提升山西鐵路和公路網建設水平,繞高速公路的服務區、收費站及沿線可利用的土地、設施等資源,在全省合理配置區域分撥、城鄉配送、供應鏈服務等物流服務功能,與相關社會物流節點之間實現有機聯動,打造覆蓋全省的智慧物流服務網絡體系;強化提升大秦線、瓦日線等現有鐵路網絡運能,對接中歐班列出境口岸和天津、秦皇島、日照等港口,提升山西大宗貨物運輸效能。二是提升航空物流通道建設。以太原、大同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為契機,加快推動太原、大同航空口岸高水平建設,對標航空物流發展先進省(市)經驗,全力發展臨空經濟,大力培育航空物流運營主體,多措并舉部門協同,加快完善山西航空口岸體系,構建區域航空快速運輸通道。
持續培育骨干企業。一是培育壯大物流企業實力。強化對華遠國際陸港集團、山西中鼎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快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穗華物流園有限公司、山西郵政分公司太原物流園區等物流企業的支持服務力度。推動A級尤其是4A、5A級物流企業量級增長。發揮山西現代物流與供應鏈聯盟作用,強化功能聚集整合效應,探索推動開展優秀物流園區(企業)等物流業推選表彰進程,鼓勵企業通過市場方式加強聯合,提升山西物流業企業整體競爭力。二是對接對標國內一流企業。為推動山西物流業加快轉型發展,更好支撐產業發展壯大和促進消費升級,引導鼓勵省內企業加強與京東、順豐、菜鳥等國內一流物流企業加強對接,支持其在山西整體布局分撥、配送、采購等區域性中心,促進企業間業務互補和資源共享,帶動提升山西企業整體性提升運營水平。
加快數字化轉型發展。一是加快智慧物流信息平臺發展。以推動山西首批智慧物流信息示范平臺加快發展為引領,以鼓勵和引導物流信息服務平臺有效銜接、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為重點,大力提升企業物流作業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為物流業支撐高質量轉型發展數字賦能。二是加快物流信息互聯互通。加強部門聯通,推動數據共享與業務聯動,加快鐵路、公路、航空、郵政及市場監管、海關等物流密切相關領域的信息互聯互通,提升信息數據服務水平。探索推動全省物流公共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實現物流資源的整合和物流信息的共享,著力降低物流成本。三是強化智能化物流裝備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山西物流裝備企業發展壯大,加強物流核心技術和裝備研發,推動關鍵技術裝備產業化,鼓勵物流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提升物流裝備的專業化智能化水平。大力推廣無線射頻識別(RFID)、全球定位系統(GPS)、不停車電子繳費系統等技術的應用,強化“物聯網+全程監管”。
深化物流標準化建設。一是加快物流標準化建設。以物流技術裝備、流程、服務和安全等標準制修訂為重點,調動企業在標準制修訂工作中的積極性,推進重點物流企業參與專業領域物流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的制修訂和標準化試點工作。發揮山西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作用,強化提升物流地方標準供給質量,加大標準宣貫力度,為暢通產業鏈條提供支撐。二是推廣標準化物流設施設備應用。推廣1200mm×1000mm標準托盤和600mm×400mm包裝基礎模數從物流領域向制造業領城延伸,鼓勵制造企業采用標準化物流裝載單元,促進托盤、包裝箱等的標準化和銜接配套,推動標準裝載單元的循環共用,提高物流作業效率。
推動融合創新發展。一是推動制造業與物流業深度融合發展。推進《關于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的行動計劃》貫徹落實,抓住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加快建立與山西制造業發展相適應的物流服務體系,形成物流業與制造業跨界融合、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二是強化物流對農業農村帶動作用。圍繞優勢農產品分布,拓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加快構建“市縣中轉、鄉鎮分撥、村級配送”三級體系,以太谷農谷為核心,以冷鏈物流基地為載體,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體系。三是大力發展供應鏈物流。以山西供應鏈重點項目為紐帶,加快推動產業聚集,推動資源性產品、制造業、農產品、醫藥、電商、保稅等專業性物流,確保產業供應鏈安全高效暢通,為確保山西省更好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提供支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