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陳俊岐 實習生 白雪
4月7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陜西省商務廳副廳長、省自貿辦副主任王宏偉,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李群剛, 陜西自貿試驗區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蘇亞文,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咸新區管委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李朝杰出席,發布會上,王宏偉副主任介紹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四年建設情況。
據王宏偉介紹,西自貿試驗區自2017年4月揭牌運行以來,圍繞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深入開展制度創新,有效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對陜西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揮了引領示范作用。截至目前,《總體方案》明確的165項試點任務已全面實施,形成創新案例511個,其中大型機場運行協調新機制、“全球云端”零工創客共享服務平臺等21項改革創新成果被國務院或國家相關部委發文在全國復制推廣,83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從去年全年統計數據來看,陜西自貿試驗區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積,新增企業數占全省新增企業數的1/14,創造了全省7/10的進出口貿易額,吸引了全省近1/6的外商投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占到全省的近1/2。
“陜西省通過構建自貿試驗區引領、協同創新區緊跟的“雁陣”發展格局,實現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在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協同整合,進一步助力全省形成產業互補、政策共享、交通共聯、信息聯通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我們將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作為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牛鼻子”,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推進政府管理方式變革和管理手段創新,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增強企業獲得感。”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李群剛介紹,陜西自貿試驗區以“放”激發市場活力,以“管”維護市場活力,以“服”提升高效便捷。
截至2021年3月底,自貿試驗區新設市場主體83528家,新增注冊資本9312.37億元。其中新設企業57517家。從去年全年統計數據來看,自貿試驗區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積,新增企業數占全省新增企業數的1/14,創造了全省7/10的進出口貿易額,吸引了全省近1/6的外商投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占到全省的近1/2。
中央層面設定的523項、陜西設定的10項涉企經營許可“證照分離”改革事項在自貿試驗區實行全覆蓋清單管理。2020年累計辦理“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事項總量6.8萬件,惠及市場主體2.4萬余戶。探索推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邁出堅實步伐,“雙隨機、一公開”市場監管模式全面推開。自貿試驗區西咸新區總結的“三服四化”改革,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一省一案例”并在全國推廣。率先開展“省內跨區通辦”“跨省通辦”業務。陜西首張“一照多址”營業執照、“五證合一”行業綜合許可證在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頒出。近300項涉稅業務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
在金融領域,陜西自貿試驗區推動全國首筆商業保理外幣融資業務和陜西首單保稅融資租賃業務落地,開展跨境業務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推出“保理金單”“央行·長安號票運通”“央行·跨境票據通”等供應鏈金融產品,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產業方面,陜西自貿試驗區一方面聚焦新產業,一方面培育新業態,打造新模式。東航、海航、南航等14家航空公司區域總部引入該區;圓通、申通、普洛斯等176個國內外物流企業和77個臨空產業項目聚集該區,臨空經濟規模突破100億元。
據介紹,2020年6月,陜西省政府批準設立了首批6個陜西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自設立以來,自貿試驗區各協同創新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主動謀劃,把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優勢和當地產業發展需求結合起來,與自貿試驗區各片區、功能區開展平臺、產業、項目、人才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探索雙方在投資貿易便利化、產業發展、金融開放創新等多個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的合作方向,促進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推動自貿試驗區與協同創新區產業優勢互補、協調聯動、錯位發展,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新經驗。目前,各協同創新區與自貿試驗區西安、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管委會及各功能區積極開展交流對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外,陜西自貿試驗區加快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已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及歐洲開通運行15條干線通道,覆蓋歐亞大陸全境。2020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3720列,是上年的1.7倍,創歷史新高。運送貨物總重達281.1萬噸,是上年的1.6倍。2021年1-3月,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879列,是去年同期的1.4倍,運送貨物總重約64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2倍。
陜西自貿試驗區將充分發揮先行先試和引領示范作用,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對接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圍繞打造一流國際營商環境示范區、制度型開放示范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謀篇布局。加快先行先試,深化差別化改革探索,努力形成更多可復制推廣的系統性集成性創新成果。以制度創新破解發展難題,以開放合作集聚資源,在區內培育一批全國和全球領先的產業集群,當好建設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排頭兵”,引領陜西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