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陳俊岐 通訊員 秦博楊
近日,陜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38條科技創新政策措施》)?!?span lang="EN-US">38條科技創新政策措施》共九部分38條,重點強調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重點問題提出改革措施以及突出人才供給、體制改革和政策保障的問題。
《38條科技創新政策措施》自2019年年初著手調研起草,歷經一年時間。先后通過開展線上線下科技創新工作問卷調查、省內省外專題調研、在網上設立“眾籌科技”意見箱等多種方式,梳理凝煉當前科技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并組織召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高新區及科技管理部門等不同層面人員參加的20余場調研座談會,4次征求省級相關部門意見建議,理思路、議對策、謀共識。在起草過程中,陜西省常務副省長梁桂多次聽取相關工作匯報并批示,副省長趙剛多次組織討論修改,先后數易其稿、反復完善,經省委、省政府同意,于4月24日以兩辦名義正式印發。
《38條科技創新政策措施》進一步擴大補助獎勵范圍,評估后直接給予獎勵補貼,無需申報、無需驗收;開展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極大提升科研人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經費支配權限;提出構建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園區”的全鏈條創新服務體系、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等舉措,將有利于促進雙創活動開展和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優化陜西省科技創新環境和生態,有利于充分釋放各類創新主體和廣大科研人員的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貫徹落實該文件的益處將體現在管理流程更簡、服務體系更全、以及創新環境更優等三個方面。
陜西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趙懷斌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出臺《38條科技創新政策措施》,多次組織會議研究討論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有關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聚焦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高新區創新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等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對做好新時代全省科技創新工作產生有力的激勵和推動作用。本文件隱含科技管理理念的重大變化是推動分散配置向統籌配置轉變;推動事前投入向事后補助轉變;推動事前投入向事后補助轉變;推動統一標準向分類施策轉變;推動統管過死向放權賦能轉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