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部門統計確認,今年一季度全國鐵路完成基本建設投資545.1億元,同比增加119.2億元、增長28.0%。鐵總總經理盛光祖公開表示,今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將增加到7200億元。歷經三年低位徘徊后,中國鐵路重回7000億以上投資高位。而隨著融資改革的迫切,鐵總將出臺多項涉及核心利益松動的措施,以激活市場投資熱情,鐵路發展基金和價格改革在上半年就能看到重大突破。
回顧最近幾年的鐵路投資會發現:在2010年達到了8340.7億元的歷史最高峰后,鐵路投資從2011年開始跌入冰點。在今年初的年度鐵路工作會議上,鐵總總經理盛光祖表示:“2014年,國家鐵路安排固定資產投資6300億元,投產新線6600公里以上?!倍F在,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到7200億元,投產新線增加到7000公里以上。投資數據重回歷史次高位置,僅次于2010年的8000多億元。
東方匯金期貨金融產品事業部總經理柳瑾表示,這一次的經濟微刺激已經在實施,不僅僅從鐵路的新項目,保障房、棚戶區改造等項目都已經開始穩步出臺。高盛的統計顯示,最近“一籃子”穩增長相措施,對于中國的GDP的規模大概占0.21%左右。日前剛剛發布的一季度GDP的數據比市場預期低,預示著經濟下行的壓力在增大,更進一步的穩增長的措施已經“在路上”,提出這項措施之前其實恰恰就是為了對沖現在GDP數據下行的心理的沖擊。
回顧上一次的投資高峰時,是一大批工程待建。對于這一輪的“擴張”和過去的差異,柳瑾表示,上一輪的投資建設主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完全是以拉動投資并且保住增長、保住GDP為主要目的,而這一輪投資則包括了多重目的和多重方式。首先要穩增長,同時要兼顧民生為導向,所以保障房、棚戶區改造其實都是針對民生的項目。另外,它還兼顧了產業轉型,因為現在國家重要的方向之一就是調整產業結構,其中投資方向也有扶持新能源項目在其中。第二,投資的方式會有所不同,那么現在以鐵路為主,建立了鐵路發展基金,而且有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稅收減免優惠政策,都是為了吸引民間資金進入,避免財政資金輸出太大而造成財政部門的赤字。
最近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今年全國鐵路預計投產新線6600公里以上,比去年增加1000多公里,其中國家投資近80%將投向中西部地區。那么中西部市場的開啟能為鐵路發展帶來多大的新機遇和空間?
柳瑾表示,鐵路設施對西部的建設和影響,首先,直接影響的就是所有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鐵路的建設、工程的建設,附帶的一些電纜、電線設備;第二,帶動相關周邊產業的升級和發展,李克強總理提出有利于推動周圍新型城鎮化,改善欠發達地區的環境,幫助周圍千百萬人民脫貧,這是一個更大的目的,鐵路的修建為西部地區的農產品輸出到東部地區提供便利,也為在西部建設工廠運輸原材料或輸出產能提供了便利,也能為服務業如旅游業帶來客源。
盡管鐵總相關部門確認,今年1~3月,全國鐵路完成基本建設投資545.1億元,同比增加119.2億元、增長28.0%,表示鐵路建設保持了加快推進的良好態勢,但市場和學界普遍認為,盡管一季度投資實現了同比增長,比照全年超過7000億的投資總額,這一數據就十分難看。再加上上周四,2014年度第一期鐵路建設債券在銀行間市場招標發行,從市場反應較為冷淡來看,歷史債務包袱和市場化轉型的壓力是不是會成為鐵路發展的壓力所在?
柳瑾認為,2011年鐵道部進行改組,造成銀行間市場的一些購買者擔心存在風險,這就是所謂的歷史包袱。另外,近期面臨信用債的局部風險釋放壓力,銀行和保險資金是傳統購買債券的大戶,當它們也要去購買信用債的時候會比較慎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資金匱乏的倒逼下,鐵總也逐步松口讓出了“定價權”的核心利益。繼發改委批復準池鐵路允許自主定價之后,高鐵客貨運也開始嘗試定價自主化。不久前,鐵路系統曾大規模推出高鐵快運服務。最近,京滬和京廣高鐵在原商務、一等座打折的基礎上,開始小范圍試水二等座打折,這一做法被業內人士認為是鐵路客運市場化定價機制的破冰之舉。所以建立鐵路發展基金等重大改革短期內是不是有望取得突破?
柳瑾認為,更主要的突破來自于政策紅利的釋放,主要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工作會議上明確確定了鐵路投資融資體制的改革,加快鐵路設施建設的具體政策措施,在從上到下的強力推動下,政策會比較快得以落實。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