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陳俊岐 實習記者 莫碧妙
近日,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陜西省在“落實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方面取得了進展和成效。
“2015年以來,我省緊盯“追趕超越”目標和“五個扎實”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曉光說到,并從以下五個方面介紹各項工作的進展和成效。
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近年來,陜西省各類科技資源加速轉化為發展新動能,航空航天產業聚集了全國30%的研制生產能力,啟動首批超導磁體、陶瓷基復合材料等4家產業創新中心組建工作,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00家,5G網絡建設和規模化商用步伐加快,大型運輸機、閃存芯片、高端液晶面板等成為陜西制造新名片。
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區域城鄉聯動發展成效顯現
陜西省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成功創建大荔縣、榆陽區2個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2018年城鎮化率達到58.1%,比2014年提高5.6個百分點。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大
陜西省堅持落實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大力推進散煤和“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實施國六標準油品質量升級,2015-2018年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超過15%。
堅持開放發展理念,“三個經濟”持續發力
據張曉光介紹,在三位一體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和“互聯網+政務服務”方面,形成278項政策清單和155張政策落地流程圖,“9761”目標基本實現。并制定建設了“一帶一路”實施方案、大力發展“三個經濟”推動構建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意見等政策文件,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逐步構建。
堅持共享發展理念,人民群眾生活持續改善
據了解,2016-2018年,蘇陜扶貧協作項目惠及約60萬貧困人口。持續抓好就業增收,出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穩定并擴大就業的實施意見,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增速。
張曉光表示,下一步將堅持需求側、供給側協同發力,深入實施“1155”工程,持之以恒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全鏈條產業技術創新體系。發揮陜西“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作用,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著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15-2018年,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2018年經濟總量2.4萬億元。2018年第一、二、三產業比重分別為7.5%、49.7%和42.8%,2019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5.8%。2019年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較上年同期又提高了0.5個百分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