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陳俊岐 實習生 莫碧妙
5月23日,陜西舉辦“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介紹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改革情況。
省科技廳副廳長趙懷斌介紹,這次改革有三方面亮點,一是改革要真正把對陜西創新驅動發展有特色、有實質貢獻的項目評選出來,以激發更多科技人員創新創造的活力。二是進一步增強科技獎勵制度政策導向作用。通過設立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等不同獎種,鼓勵科技工作者圍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引導科技人員在突破核心技術、關鍵技術上下功夫。三是以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打造更有競爭力的科研人才隊伍。
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處處長王云崗表示,我省為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在以下四個方面提出了新的舉措。
第一,優化獎種結構。由原來的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科學技術一、二、三等獎、國際合作榮譽獎這四個獎種,調整為省最高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國際合作獎等五個獎種。第二,提高了獎金標準。省最高獎獎金增加了一倍,一等獎增加2.3倍,二、三等獎分別增加了60%。第三,改變了申報程序。由科技行政管理部門下達申報指標,科技人員申請,推薦單位篩選的過程改為提名制,由專家學者組織機構提名。第四,營造了創新環境,建立了科技獎勵誠信制度,采取“一票否決、零容忍”等措施,凈化評獎氛圍,為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營造了風清氣正的創新環境。
據悉,近三年來,陜西省已表彰各類項目766項。其中,一等獎116項,二等獎325項。這些成果涉及基礎研究、技術發明、技術開發、技術推廣以及社會公益等不同類型,涵蓋了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到成果轉化等不同階段,并在不同技術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