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陳俊岐 實習生 莫碧妙
4月19日上午10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2019年一季度陜西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陜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統計師張燁女士出席了本次發布會,并向媒體介紹了2019年一季度陜西省國民經濟的有關情況,發布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主持。
在發布會上,張燁指出,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呈現穩中提質、穩中有進、穩中有憂的態勢。
張燁在發言中表示,一季度,全省實現生產總值5450.34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2.28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2414.55億元,增長3.5%;第三產業2853.51億元,增長9.0%。一季度全省經濟增速運行總體平穩,但綜合來看比上年同期和全年都有所回落,表現為三穩、三升、兩憂。
張燁回答記者問,“兩憂”指的是:近憂,工業停產減產企業占比較高。3月,全省工業停產、半停產、減產企業共1520戶,占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23%。其中,非能源工業企業1190戶,占全部停產減產企業的78.3%。遠慮,指的是內需增長減緩。
張燁介紹工業生產值增速回落情況,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較上年同期回落6.7個百分點,較1-2月加快0.8個百分點。
從主要行業看,一季度,規上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4%,較上年同期回落10.6個百分點。其中,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10.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4.2%。非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較上年同期回落2.8個百分點。其中,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27.5%,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26.6%,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22.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0.0%。
從產品產量看,一季度,全省天然原油產量同比增長3.1%,天然氣增長10.8%,原油加工量增長1.3%,鋼材增長24.6%,發電量增長3.2%,原煤下降14.1%,汽車下降8.7%。
從企業效益看,1-2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3166.5億元,同比增長1.3%;利潤總額259.9億元,下降23.8%;營業收入利潤率8.2%,同比減少2.7個百分點;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80.17元,增加2.94元。
張燁回答記者問,影響工業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煤炭行業大幅回落。受神木礦難的影響,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企業半數停產減產,一季度原煤產量較上年同期減少近2000萬噸,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下降10.6%,較上年同期回落30.2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影響較大。二是其他重點行業增速回落。一季度,全省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增加值繼續負增長,有色壓延加工也是負增長。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9%,受國五到國六的變化,增加值較上年同期有所放緩。三是非能源工業動力有所減弱。受前幾年工業投資持續低迷,項目帶動不足影響,近年來非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放緩,一季度增長7%,較上年同期回落2.8個百分點。
在發布會上,本報記者提問張燁:“您剛才提到,高質量發展良好開局,大家都很關注這方面情況,能否詳細介紹一下在這方面取得了哪些積極成效?”
張燁說,近年來,我省深入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和亮點:
一是制造業投資快速增長。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和重點。一季度,全省制造業投資增長18.4%,增速高于近三年來的增長水平,較全國平均水平高13.8個百分點。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8%,較上年同期加快11.3個百分點,呈快速增長態勢。制造業和工業技術改造投資的較快增長,為我省工業轉型升級,特別是創新驅動提供了穩定的基礎。
二是新興動能持續發力。一季度,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5%,都遠高于規上工業增速。代表工業發展新方向、技術附加值高、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工業新產品產量形勢良好,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品產量高速增長。
三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1-2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等重點行業營業收入都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四是財政收入質量提升。一季度,全省各項稅收占地方財政收入的78.7%,較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占比的提高,推動我省財政收入走向良性健康的可持續增長通道。同時,脫貧攻堅、教育、環保等民生領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一季度,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節能環保等支出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所以說,我省高質量發展在穩步推進。
張燁表示,后期,隨著減稅降費等利好政策的落地、工業企業的復產復工、重點投資項目陸續投產,我省工業有望逐步回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