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陳俊岐
近日,記者從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陜西‘一帶一路’建成五周年成就”主題系列發布了解到,截止2018年上半年,陜西國際(地區)航線由2013年的21條增加到59條,全貨運航線達到14條,通達25個國家的48個城市,其中包括14個“一帶一路”國家的26個城市。
據介紹,5年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實現快速崛起,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位居全國前列,“米”字型高鐵網絡日趨完善,陜西互聯互通的樞紐和門戶作用不斷增強。依托地理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為核心,全力打造陜西國際運輸走廊和國際航空樞紐,拓寬國際航空網絡。至2017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客運量超4100萬人次,在全國八大機場中增速第一;中歐班列“長安號”累計開行超過1200列,開通10條向西通道,截止8月末,開行789列,僅半年多時間便連創下“開行量、貨運量、重載率、單月開行量”四個第一。近些年,依托科技人才和工業門類齊全的優勢,大力推動優勢企業和優勢產能“走出去”,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的中哈愛菊農產品加工園區開工建設,被列入“中哈產能與投資52個合作項目清單”。吉爾吉斯斯坦中大工業園今年被正式納入商務部境外經貿合作區監測統計,成為陜西省境外合作園區的典范。
據介紹,陜西以“三個經濟”為引領,圍繞“五通”總體要求,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主動擔當、系統謀劃、積極作為,各項工作亮點紛呈。不斷深化政策溝通,認真落實國家總體部署,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構建與沿線國家的交流、溝通、磋商渠道和機制。設施聯通不斷加強,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916公里,高速鐵路里程超過850公里,開通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空快線”21條、國際航線59條。貿易暢通不斷提升,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減少50%,2013-2017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超過1283億元,年均增長10%。截至今年上半年,陜西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超過4萬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接近3萬億元,分別較2013年末增長55%和77%。積極發揮歷史文化影響,弘揚絲綢之路精神,與沿線國家在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合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