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煤炭產業向“生態環保型”轉變,第一個層次,是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第二個層次,是不影響生態環境;第三個層次,主動改善生態環境。
近年來,陜西上河集團率先實施充填開采,實現了榆林煤炭行業所期待的由被動治理向主動防治轉變,是煤炭產業向“生態環保型”轉變的生動典型。上河煤礦實施充填開采,可以延長礦井服務年限5年左右,對當地的經濟、就業、稅收與人民群眾的生活穩定都起到良好的作用。總之,應用充填開采技術,在更加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回采率,并有效保護了水源地不受破壞、地表不產生塌陷、杜絕了煤礦開采后采空區所遺留的諸多安全隱患,同時也相對地提高了煤礦的經濟價值,也為地方帶來了一定的社會效益。
上河集團下設的上河煤礦位于榆林市榆陽區牛家梁鎮常樂堡村上河自然村,在榆林城東北約15公里處,屬個人獨資企業,始建于1994年4月,1997年4月建成投產,2008年礦井核定生產能力為30萬噸/年,2013年3月礦井最終核定生產能力為60萬噸/年。礦區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井田面積2.977平方公里,現有地質儲量1141.7萬噸,可采儲量479.7萬噸,剩余服務年限約8年。煤礦現證照齊全,為正常生產礦井。
為了響應國家提倡煤礦應用推廣充填式開采的號召,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延長礦井服務年限,有效保護水源地不受破壞、地表不產生塌陷、杜絕煤礦開采后采空區大面積懸空所遺留的諸多安全隱患,榆林市上河煤礦在多次由榆陽區煤炭局組織前往內蒙古、河北、山東等地實地考察的基礎上,于2016年7月決定引進膠體充填開采技術,進行充采試驗,建設綠色煤礦企業。
2017年3月,上河煤礦經榆林市榆陽區政府同意,由榆陽區煤炭局指定為充填開采試點煤礦。2018年6月,由榆陽區煤炭局牽頭組織項目建設、設計、施工等單位及專家組成立了驗收委員會,對上河煤礦充填開采項目進行了現場檢查驗收,驗收結論為:同意榆林市上河煤礦風積沙似膏體充填開采項目工程階段性成果通過驗收。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上河煤礦實施充填開采技術為全省首例,為陜西煤礦充填開采進行了積極探索,具有很強的實踐推廣意義。
據悉,上河集團在煤炭主管部門的積極引導和大力支持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時間,克服了各種困難,付出了艱辛努力,率先探索出了一條綠色開采“上河模式”。對榆林這樣一個產煤大市而言,在目前的情況下,“上河模式” 為陜西煤礦企業綠色開采和可持續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宗建武)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