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記者從中共陜西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舉辦的“全面深化改革”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陜西省2017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5.19萬余戶,同比增長42.7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6.22個百分點,在全國排第二位。
據了解,陜西全面建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陜西),聯合省發改委協調50個省級部門、586個市級部門、3509個縣級部門接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工商部門涉企信息公示率達到100%。 改革實施以來,陜西省工商局堅持“寬進”與“嚴管”相結合,積極構建方便快捷的市場準入環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不斷降低準入門檻、放寬登記條件、提高登記效率、暢通退出渠道達到“寬進”。同時更新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健全監管機制、不斷完善監管體系而做到“嚴管”。
據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釋放發展潛力的重大部署。2014年1月1日,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陜西省率先在全國實施商事制度改革。陜西省工商局在完成國家“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結合陜西實際,在“自選動作”上進行了率先探索和創新實踐,改革成果顯著。
目前,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陜西)已公示各類市場主體登記備案信息3464.44萬條,動產抵押信息4.91萬條,股權出質信息7619條,行政處罰信息1.04萬條,企業經營異常名錄信息12.79萬條,抽查檢查信息7.62萬條。入門檻,提高了登記注冊的便利化水平,市場主體數量大幅攀升。改革以來,全省新增市場主體187.79萬戶,是改革前歷年積累總量的1.29倍,占全省累計實有市場主體總量的73.3%。
據耿普霞介紹,下一步,陜西省工商局將牽頭實施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行動,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完善“微信辦照”系統,擴大“微信辦照”業務覆蓋面,推廣網上登記系統的應用,加快“互聯網+工商登記”步伐。同時鞏固規范“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推動外資企業“單一窗口、單一表格”改革。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落實信息推送、公示義務,提高涉企信息歸集的政府部門覆蓋率,充分發揮公示系統“一網歸集、三方使用”功能,推進涉企信息共享共用。 耿普霞還表示,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陜西省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將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不斷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創新登記監管方式,深入推進工商注冊便利化,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全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提速增量、提質增效,為加快新時代陜西追趕超越做出新貢獻。
據資料顯示:“改革以來,陜西省日均登記市場主體1512戶,比改革前提高145.85個百分點。特別是2017年,陜西省新登記市場主體55.19萬戶,同比增長42.79%,高于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平均增長水平26.22個百分點,排全國第2位,創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新高。”陜西省工商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耿普霞表示,新增市場主體活躍度的持續提升,促進了陜西省的產業結構調整,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有效擴大了社會就業。“改革實施以來,陜西省新登記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共吸納就業人員567.08萬人,比改革前吸納就業人員總數提高了21.49個百分點。”耿普霞說。自改革以來,陜西新登記生物醫藥、汽車制造、健康養老、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產業市場主體1.52萬戶,占新興行業市場主體存量的78.03%,是2013年底存量的3.6倍。同時,現在登記一戶企業的時間比過去大大縮短,特別是實行了“五證合一”“多證合一”后,改革了市場主體準入多個部門、多個證件、多個環節、多種材料的繁瑣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和社會運行效率,達到了市場主體和政府職能部門“雙減負”的目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