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國務院國資委近日召開的中央企業科技工作會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指出,未來5~10年是新產業迅速發展、新業務模式探索成型的關鍵時期,中央企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必須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
為此,國資委提出,將進一步為企業創新爭取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完善推動企業創新的政策和措施,加強對中央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協調和指導,努力為企業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營造環境、搭建平臺、搞好服務。
與此同時,國資委要求中央企業要準確把握創新方向,堅持突出主業和依靠技術創新促進主業發展不動搖;著力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形成有利于激發創新活力、鼓勵創新實踐的制度安排;努力抓好創新能力建設,使企業走上創新驅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道路;不斷提高創新隊伍素質,著力培養一批敢于并善于創新的人才隊伍,造就一批世界級的科技帶頭人和高水平研發團隊。
國際金融危機加快了科技進步和創新步伐,全球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變革時代,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我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根本出路。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在工作報告中指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中央企業科技工作要著力解決制約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體制和機制問題,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和市場需要,制訂科技創新發展規劃,著力解決企業內外部的科技資源整合問題。
閱讀鏈接
近幾年中央企業的科技投入水平逐年提高。2009年,中央企業科技活動經費總額達到2633億元。2006~2009年,央企科技活動經費年均增長28.5%,遠高于同期銷售收入和利潤增幅,科技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2.1%,比2006年增加0.6個百分點。
其中,中航工業、航天科技等7家企業科技投入總量均超過上百億元;兵器工業集團、中船重工、中國電科、兵器裝備集團等18家企業科技投入總量超過50億元;中國海油、中煤集團、中國南車、中國鐵建等企業的科技投入保持了30%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中國一重、上海貝爾、電信科研院、武漢郵科院、西電集團等30多家企業科技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5%以上。
科技投入的提高帶來了豐碩的產出成果。在承擔國家重大科研(技)項目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部署的16個重大專項中,中央企業承擔和參與了14項。在國家高技術發展研究計劃(863)中,中央企業承擔和參與了近30%的任務。專利數量也快速增長。2009年,中央企業申請專利39203項,接近2006年的3倍。航天科技“神舟”系列載人航天飛船和“嫦娥一號”繞月探測工程,中航工業新型渦扇支線客機ARJ21—700,國家電網1000kV交流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等,不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而且對引領行業技術進步方向、支撐企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曹雅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