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交流和總結中小企業信息化工作經驗,部署“十二五”和當前的重點工作任務,推動兩化深度融合,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7月14~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和中小企業司在浙江省召開了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作會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出席會議,并作題為“推動兩化深度融合,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講話。朱宏任指出,未來要抓住當前制約自身發展的核心問題,把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
聯合推進工作機制
推動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有力舉措,是應用信息化最新成果、促進實現新型工業化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小企業面向未來、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是夯實基礎,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中小企業面臨著生產成本上升、融資難度加大、企業負擔重、技術創新能力弱等突出困難,亟待通過信息化建設助力中小企業的健康成長、轉型升級和持續發展。
朱宏任指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各地方信息化部門和中小企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建立健全聯合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加快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加強中小企業信息化監測和統計分析工作,開展中小企業信息化試點示范工作,圍繞融資難等“瓶頸”問題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工作。
“十一五”時期,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政策環境更趨完善,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社會發展環境更加有利,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應用更加深入、關鍵業務環節信息化應用覆蓋面逐步擴大、集成應用效果初顯,有更多的中小企業開始涉足信息化,并嘗到了信息化帶來的甜頭,促進了兩化融合條件下新型企業發展模式創新,涌現出了一大批典型企業,一大批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企業得到快速成長和發展。
但與此同時,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還存在總體水平不高,發展不均衡;很多中小企業對信息化的作用、效果和政策了解不夠、理解不深;人才缺乏、資金不足;信息技術與業務結合不緊密,應用深度、廣度和集成度較低;專業人才隊伍缺乏,信息化服務不能完全滿足中小企業多樣化的實際需求等等問題。
朱宏任強調,“十二五”時期,各地政府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明確政府的定位,堅持“政府倡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積極借助大型知名信息化服務企業的力量,促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形成推進合力。一是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信息化政策環境;二是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三是加強中小企業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四是探索開展中小企業信息化評估;五是加強調查研究和宣傳工作。
朱宏任表示,希望廣大中小企業進一步提高信息化意識,把信息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增強信息化建設的主動性,明確信息化推進路徑,抓住當前制約自身發展的核心問題、關鍵問題和瓶頸問題,找準突破口和切入點,利用好社會資源,幫助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希望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機構,加強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管理模式創新,進一步增強服務功能,為中小企業提高具有實際價值和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
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快速增長
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正在迅速崛起,未來也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據初步統計,2010年中小企業信息化投資規模已經達到2260億元,在未來三年里,該市場每年的增長率將達到10%。
會議期間,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作了《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表示,2010年中小企業信息化2260億元的投入中,60%為硬件投入,15%為軟件投入,25%為IT服務。其中,超過七成企業對信息化的投入在50萬元左右。56%的中小企業是為了實現規范企業管理、實現內部資源共享的目的,46%的企業是為了提升企業快速應變能力,39%的企業為了節約手工、提升效率。
未來,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還將保持高速發展,一批信息化的先進技術與產品將會在中小企業找到市場。例如云計算這個信息化產業中最熱門的領域,業內認為,未來三年購買云服務的中小企業數量在多數國家將增長近一倍。三年內,中小企業將平均購買3.3項云服務。82%的中小企業表示,當地提供商購買云服務至關重要。在員工總數為51~250人的企業中,56%將在三年內購買平均3.7項云服務。未來,云服務將越來越普及,中小企業現有的一些IT模式會過時,云服務采用率會迅速增加。
在“十二五”時期,新技術應用也將更加趨向開放與智能。云計算平臺、SaaS服務模式、物聯網技術等將進一步推廣應用,可以為中小企業產品研發和創新提供工業設計、虛擬仿真、樣品分析、檢驗檢測等軟件支持和在線服務。
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有待完善
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是工信部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具體服務質量還有待提高。
2010年4月,工信部等7部門印發了《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將在三年內重點培養一批運作規范、信譽良好、工信度高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工信部積極鼓勵開展面向中小企業形式多樣的信息化培訓、巡回演講、專題論壇和展覽展銷等活動,擴大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的覆蓋面。重點推動移動信息化、實施百萬中小企業信息化體驗和培訓計劃,推廣在銷售、辦公和生產環節應用信息技術的服務包。
2011年2月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公布了首批99個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其中信息化平臺有20個。
事實上,地方服務平臺建設已經風起云涌。在過去幾年,為了扶持地區新興產業,北京、上海、蘇州、無錫等城市都投入巨資建設本地的公共服務平臺。但具體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的服務質量,據《報告》的調查結果,還有待提高。
《報告》調查,僅有約11%的中小企業使用過政府搭建的企業信息化公共技術或服務平臺,其中對公共平臺使用效果比較滿意以及很滿意的比例僅為45%,一般和不太滿意的比例之和超過了一半。眾多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所面臨的問題包括服務資源有限、服務模式落后、應用效果不理想。
來自全國40個副省級以上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有關地方、行業協會、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機構等代表,共200余人參加會議。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