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資源稟賦決定我國將長期處于礦產資源緊缺的局面,其中資源的國際化配置是我國的必由之路,但我國礦業企業走出去80%是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過于強調控股權,并且對海外投資環境不熟悉。
日前,在2014礦業投資經驗交流會上,中鋁礦產資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思德認為,開展境外礦業投資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涉政策、環境、基礎設施、成礦條件、成本、融資、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任何一個方面的問題,都有可能成為項目投資的巨大困難,甚至導致失敗。
海外礦業投資教訓慘痛
王思德指出,世界礦產資源極其豐富,分布卻極不均衡,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持續發展將進一步強化“世界工廠”地位。我國礦產勘查與開發“走出去”,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的必然,但礦業是一個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的行業,如何走好,的確值得不斷總結和思考。
我國礦業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對世界同行形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
同時,產能過剩必然加劇成本競爭,加速國際國內的礦產資源并購、整合與重組。
十多年來,全球礦業熱潮洶涌,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后的幾年里,我國央企、民企、地勘單位和民營企業認為全球礦業投資機會已經到來,在海外礦業資本市場及不少礦業項目,演繹了一個又一個轟轟烈烈揮金如土的故事。
在不經意間,我國礦業界在從事境外礦產勘查和礦業投資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我國礦業如火如荼走向海外的沖動、成功、喜悅、失敗和尷尬。但好景不長,我國礦業界熱議的話題就悄然從激情四射的“成功案例”,轉化為黯然神傷的“失敗教訓”。
2008~2012年是我國礦業控股參股海外上市公司的高潮期。據統計,中資海外控股參股礦業上市公司共106家,其中,澳大利亞64家、加拿大30家、英國8家、美國2家、南非1家、巴西1家。在控股參股的720處礦產地中,55%的項目為較成熟,礦種包括金、銅、鐵、鉛、鋅、鉆石、煤炭、鎳、鈾。
2011~2014年,中資海外控股參股礦業上市公司97%公司市值大幅縮水。2011年1月初,106家公司總市值為2219億美元,戶均約21億美元。市值大于等于1億美元的有45家,市值在0.5億~1億美元之間的有16家,市值小于等于0.5億美元的有45家。
2014年11月,中資海外控股參股礦業106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降至1357億美元,戶均12.8億美元,縮水39%。市值大于等于1億美元的有21家,市值在0.5億~1億美元之間的有7家,市值小于等于0.5億美元的有77家。92家公司股票跌幅50%~99%,11家公司股票跌幅在50%以下,僅有3家公司股票上漲。
海外礦業投資是是非非
早在2013年,全球礦業低迷,境外資本市場失靈,我國海外項目紛紛擱淺。中國地質調查局科技外事部國際項目處處長劉達文認為,當前,我國企業海外礦業投資越來越謹慎,海外投資直線下降,海外礦業投資需要因地制宜。
王思德表示,我國海外礦業投資選擇時機存在是與非。其中“是”指有準備地應對,積極參與競爭。比如中鋁公司入股力拓公司,阻止“兩拓合并”,推進幾內亞鐵礦合作。中國五礦收購OZ資產、收購秘魯銅礦,緩解資源供應矛盾。其中“非”指誤判時機,大舉“抄底”。大部分中資企業是在經濟危機爆發后的2008~2012年礦業次高峰階段大舉“抄底”的,隨著礦業寒冬的到來,投資快速大幅縮水,特別慘烈的是,2012年下半年以來,初級礦業公司大面積進入“冬眠”甚至“死亡”狀態,導致大多數中國投資出現了血本無歸的局面。用腳趾頭都可以判斷,這次“抄底”的時機是不合適的,后果是嚴重的。
我國海外礦業投資的地域選擇的是與非。其中“是”指在合適的地方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我國海外成功的項目為數不多,但成功的案例都是經典。比如中國有色在贊比亞和剛果金的銅礦、首鋼在秘魯的鐵礦、中冶集團在巴基斯坦的銅礦和鉛鋅礦等。
其中“非”指在不合適的地方,做不太明白的事情。大多數中資企業在地域選擇上,都錯誤地模仿了西方礦業公司的套路,認為礦業成熟地區應為首選。因此,中資海外控股參股公司的項目70%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三個國家。中資在這三個國家遇到的麻煩和痛苦卻是最多的,特別是在澳大利亞的鐵礦投資,不僅僅是中信泰富難過,還有更多的企業欲哭無淚。
我國海外礦業投資項目標準的是與非。其中“是”指在合適的時機,在合適的地方,選擇適合自己的極具競爭力的項目。比如中國有色贊比亞銅礦、中冶集團巴基斯坦銅礦及鉛鋅礦、五礦并購OZ資產、安徽外建津巴布韋鉆石礦、中信白銀南非金礦等等均屬典范。
其中“非”指慌不擇路,饑不擇食,在全球復制中國經驗。比如很多中資企業是拿著“綠皮本”(《礦產工業要求手冊》)闖天下的,用中國標準、中國經驗評判海外礦業項目的好壞、優劣與價值。不少中資企業是用中國股市的投機思維來控股海外上市公司的,不論上市公司是誰的、是干什么的,只要愿意“收編”就好,于是60多家澳大利亞上市公司戴上了“中國”帽子。
與會人士認為,海外礦業投資應該以可靠的投資信息探路、以過硬的勘查技術驗證、以雄厚的資金金錢擔保、以專業的法律政策護航,探時機、探對象、探場合、探前途,對礦床礦產類型開發項目環境及法律政策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對不熟悉的礦業項目最佳投資方式是“搭車探路”。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