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基于對部分地區中小企業的調研情況,向國務院相關領導進行了匯報,內容主要涉及當前中小企業的社會地位和融資困難,以及破解融資難題的創新路徑等。在匯報中,李子彬還特別提到了加快籌建我國中小企業銀行的事情。近日,本報記者采訪李子彬,請他就當前中小企業發展以及中小企業銀行的相關情況作個介紹。
貸款狀況未實質改變
中國工業報:當前全社會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十分困難。但也有些專家學者認為,中小企業量大面廣,銀行信貸資金不可能覆蓋到所有的小企業,國外也不是所有的小企業都能得到信貸支持,是這樣的么?
李子彬: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由來已久。現在有人說國外也有此類問題,小微企業得不到貸款,所說的理由聽起來好像很對,但其實差別很大。實際的情況是什么?國外的中小企業,其中70%的企業可以直接融資,只有30%是從銀行貸款。而中國的小微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比例只有5%,借貸的比例占到了95%。
現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十分困難。根據2012年銀監會的報告,大型企業能夠從銀行貸款的比例為100%,中型企業是90%,小型企業是20%,而微型企業則是零。另外,根據2012年全國工商聯的報告,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下的企業,90%沒有信貸,而300萬元以下的微型企業95%沒有信貸。
可以說,這些數據與我們了解的情況十分相近。今年6月份,銀監會發布了一份數據,指出小微企業信貸12.25萬億元,占全部信貸的比例為28.6%,其中新增1.03萬元占企業新增貸款的42.6%。半年內,小微企業獲得信貸比例從零上升到28%,超過四分之一,這與了解的實際情況并不相符。
大銀行缺少服務內生動力
中國工業報:現在從國家層面到社會層面都十分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為什么信貸規模就不能增長這么快?
李子彬:我之所以說不能增長這么快是有理由的。當前,中國的金融資產80%在銀行,其中70%又在大中型銀行,大中型銀行給小微企業貸款缺少天然的內生動力。因為給小微企業貸款,成本高、風險大、利潤低,同樣一筆1億元的資金,貸給大中型企業只需要一家即可,而提供給小微企業則可能是100家或者是1000家,時間和人工成本大大提高,呆壞賬率風險也大大增加。
現在,大中型銀行給中小企業貸款是因為國家有政策要求,但從這些銀行本身來講不是純粹自發的。這些年來,中國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已經有了很大改善,中央和相關政府部門先后出臺了很多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對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當前,由于制度性和機制性等原因,大中型銀行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還是有很多不足,大中型銀行應該對小微信貸規模實行單列,盤活存量,用好增量,適當增加小微信貸比例。
近些年來,房地產始終備受大中型銀行青睞,我認為這種情況亟待改善。在我國,房地產業創造了5%的GDP,卻占用了20%的信貸資源,而小微企業創造了全社會50%的GDP,卻只占有10%左右的信貸資源,這種信貸結構極為不合理,這種結構預示著金融銀行的信貸資產對我國產業升級支持是不到位的,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力度也是不夠的。為此,中國的金融銀行業應當對自身的信貸資金配置重新進行評估和利用,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大對中國的小微企業支持力度。
真正的小銀行才門當戶對
中國工業報:不久前您在向國務院匯報時也提到了,要加快創新體制機制服務中小企業發展。對此有哪些好的建議?
李子彬:從實際作用來看,中國現階段應該大力發展民間資本,多設立一些鄉鎮銀行和小型銀行,進一步說,10年內發展10000家也略顯不足。真正意義的小銀行與小微企業才是門當戶對,是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根本出路。大銀行應做的是,依據基本利率給小銀行批發貸款,然后由小銀行貸款給小微企業。國外銀行就不是直接給小微企業直接貸款。中國現階段是沒有小銀行,所以才不得不做起本應該是小銀行才做的事情,還要背著包袱擔著風險。
中國有兩三千個縣,鄉鎮則有三萬之多,如果按照一縣一小銀行,五個鄉鎮社區一小銀行來算,發展10000家只是最基本要求。
我們曾在南方考察,那邊有多種小銀行的雛形。某地有150多家企業,其中的50家企業自籌資金設立了社區互助銀行。這個“小銀行”實行存一貸三制度,即出資10000元可貸出30000元,雖然利息比銀行高點,但卻可以隨時借貸。
我們了解到,因為這種“小銀行”模式幫助了很多企業,也變相增加了這些企業的稅收,對此當地政府也是給予充分的肯定,由此每年還給予100萬~200萬元的獎勵。這樣的“小銀行”發展得很快,幾年時間就從最初的500萬元發展到了1000多萬元,而所用員工就一兩個人,生產效率、效益非常高。
小銀行與大銀行有很多不同之處,如組織機構、防范風險技術、金融產品、審貸流程等。小銀行本身就是一個合適的信貸員,它會對借貸企業的情況如數家珍,對賬目和經營狀況了如指掌,具有支持小微企業的先天優勢。
當前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途徑,一是要根據金融業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調整存量,用好增量資金,單設中小企業信貸規模,還要設立中小企業貸款監管辦法,同時采取放寬對小微企業不良資產容忍率等措施。二是從長遠來講,要大力發展民間銀行和小型金融機構,加快建立信用擔保機制和存款保險制度,設立民營銀行規則,等等。三是加強規范和培育,不斷完善民間資本市場,擴大民間直接融資渠道,通過企業債、集合票據、產權交易市場等,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門檻。
建立真正的民間銀行
中國工業報:現在有很多地方甚至企業都有籌建民間銀行的計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提出建立中小企業銀行是出于怎樣的考慮,其特征和作用都有哪些,大概什么時間能夠成立?
李子彬: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發展下行壓力較大,產業發展面臨產能過剩、質量效益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等多重因素制約。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實現了快速發展,但發展模式是粗放型的。中國現在經濟速度有所下滑,這是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中國目前最重要的不是發展速度問題,而是要解決質量、效益問題。中國還有很多水利建設欠賬,西部地區的公路、鐵路密度與長三角相比還不到四分之一,所有只要想提升速度,中國有很多經驗和實際的投資渠道。
盲目追求速度不是現階段中國想要的結果。中國要的是高端產業、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是具有創新能力的產業基礎和人才儲備。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和低質量的產能過剩,帶給中國的只能是中小企業的低價廝殺和惡性競爭。所以,現在的小微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資金,需要從本質上進行轉變。
基于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我們提出準備籌建中國的中小企業銀行。設立中小企業銀行,其特性的第一條,就是要求只給小微企業貸款。其中,每筆信貸資金不會超過300萬元。特性二,中小企業銀行將會介于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之間。目前國內還沒有這種銀行類型。它將不同于現有的商業銀行,是因為其金融產品、服務對象、審批流程、防范風險技術等,都與現有商業銀行不同。不同于政策性銀行之處則在于,不做批發貸款。
據我們了解,現在的銀行都不缺錢,銀行只是缺少服務小微企業的意識和內生動力。另外,根據小額貸款公司協會提供的數據,目前即使是最具代表性的服務于小微企業的小貸公司,實際上也只有5%真正在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其他更多的則是提供過橋資金,用于還貸銀行利息等,并未真正發揮為小微企業提供信貸的作用。
中小企業銀行成立的目的就是要為小微企業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它不以盈利為目的,但會通過存貸利差適當謀求發展。按照初步設想,銀行資本金將會有500億~1000億元。其中,財政資金會占20%,政策性銀行占20%,民間資本將會占到60%以上。中小企業銀行將是總分結構,總部設在北京,而分支機構則直接設在各市縣等最基層地區。
最近,中小企業銀行的可研報告正進行專家論證,目前已經修改兩次。下一步,我們將會就中國中小企業銀行的有關情況,向銀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發改委進行匯報,最后報國務院,如果能夠順利批下來的話最快也要等到明年。
現在,所有的一切準備還都要等《存款保險制度》和《民間銀行管理辦法》的出臺,這兩個文件預計年內有望出臺,屆時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區域性民營銀行會或較為容易獲得批復。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