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主題為“直面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工業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于3月23日至26日在海南博鰲舉行,超過1800名代表參會。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2017年年會圍繞主題設置了“一帶一路”、“增長”、“改革”與“新經濟”四大討論板塊,將舉行包括開幕式、全體大會、44場分論壇、17場圓桌會議,以及2場主題餐會在內的65場活動。
針對全球化這一重要話題,今年年會在開幕式結束后將邀請各國政要與專家學者舉行一場全體大會。 “一帶一路”是今年年會的主要議題之一。年會設置了多場討論,聚焦沿線各國和地區對“一帶一路”的理解與認知,對話各國政要與企業代表,展望“一帶一路”前景。
亞洲主要經濟體的競爭力依然強勁
中國工業報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過去一年世界政治經濟出現較大起伏變化,但亞洲主要經濟體的競爭力并未受到較大影響。與2015年度相比,亞洲主要經濟體 2016年度綜合競爭力排名仍維持相對穩定位置,多數經濟體綜合競爭力排名沒有出現大的變化。
中印兩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印度及中國有望成為亞太及全球經濟可持續成長的領導者。中國仍維持較強的競爭力水平,連續第四年在綜合排名中位列第9位。印度綜合競爭力排名位列第30位。
中國經濟規??偭看?,盡管增速放緩,但仍維持中高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高達 33.2%。隨著中國政府實施的新一輪行政審批權力下放和審批制度改革,營商環境在持續改善。中國正朝著創新驅動的經濟體發展,加大科研領域資金投入,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 GDP 比連續三年超 4%,由此帶動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 5 年居世界首位,人均申請量也穩步提。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中國仍需不斷提升社會發展水平和質量。
亞洲經濟一體化出現倒退
2015年東亞成員貿易的急劇下降向決策者們發出了明確的信號:亞洲的情況已不像從前,形勢在發生變化。
金融危機之后,亞洲的貿易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變化最明顯的是進口貿易的下跌,2015年亞洲的進口下降 8.5%,超過出口 7.1%的負增長。
2015 年發達國家經濟出現相對復蘇,尤其是美國經濟一枝獨秀,此時亞洲的貿易則出現劇烈的下降。其中變化最突出的是東亞地區的全球價值鏈貿易。2015年東亞經濟體的貿易總額下降 8%,而進口則下降 12%,可以說東亞貿易的萎縮相當程度上是由于進口的減少所致。生產和金融等方面的一體化也正面臨著前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中間品貿易的萎縮,亞洲經濟體在生產上的一體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倒退,2015年亞洲區域內中間品的貿易出現 9.8%的大幅下降。
盡管亞洲經濟體擁有世界最高的儲蓄率,但近年來越來越多投資資金來自亞洲以外的地區。另外,美元升值、中國股市的動蕩、國際初級產品市場的動蕩等突發因素明顯降低了亞洲各經濟體股市的相關性及金融的一體化進程。在宏觀經濟層面,不僅各經濟體之間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在弱化,在外界沖擊的影響下,經濟周期的同步性和物價變化的相關性都在降低。
亞洲的未來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要走出當前的低谷,亞洲成員需要進一步提升共同體的意識,擯棄以鄰為壑的思維方式。
未來美國的經濟可能過熱、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供應學派和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雜交體的不確定性、英國脫歐的長期影響、美國退出 TPP、正在臨近的歐洲大選及一些國家對地緣政治的癡迷等,都對 2017 年亞洲經濟的前景構成挑戰。
除此之外,亞洲經濟體在應對全球價值鏈出現的結構性變化、金融一體化倒退、內部市場狹小和服務業缺少競爭力等方面,也面臨艱巨的任務。面對這些不確定性,亞洲經濟體往往選擇依靠本國自身的力量來解決問題。這顯然不是解決問題最優的途徑,亞洲經濟體的領導者們必須大幅增加彼此之間的合作,以實現地區的共贏。
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緩中趨穩
當前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緩中趨穩、分化收窄,并出現向好勢頭,但仍需積極應對各種經濟下行的風險和挑戰、逐步化解各個領域的壓力。
得益于大宗商品價格緩慢回升以及經濟政策調整與改革的成效逐步釋放,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大幅下滑勢頭得到抑制,總體呈現緩中趨穩的發展態勢。2016 年 E11 的經濟增長率為 4.4%,僅較上年僅下降 0.1 個百分點。同期,世界經濟增長率為 3.1%,歐盟和七國集團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 1.9%和 1.4%,遠低于 E11 的經濟增長率。
在G20 杭州峰會上,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精誠合作,與發達經濟體一道共同推動制定了《G20 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G20 全球投資政策指導原則》。兩份文件以有針對性的行動方案促進全球貿易投資的復蘇和發展,為新形勢下應對保護主義、推動國際貿易投資合作建立了新的制度框架。同時,“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不僅有效促進了沿線國家之間的經貿與人文合作,而且為應對“逆全球化”思潮、塑造全球化動力提供了新的支撐。
當前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盡管出現向好勢頭,但仍將面臨各種風險和挑戰。例如,勞動生產率增速放緩、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引發社會不穩定、債務水平攀升、外匯市場大幅波動、保護主義不斷升級、美國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及各種地緣政治風險等問題均不容忽視。在外部需求疲軟、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以及內需增長乏力等壓力下,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動力仍然不足,相互之間的投資、貿易和金融合作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圖為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在新聞發布會上情景。
圖為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新聞發布會一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