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陽煤集團淄博齊魯第一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煤齊魯一化”)總投資13億的45000Nm3/h合成氣裝置技改項目即將竣工并投入應用。該項目于2020年擬議,技改內容包含低溫甲醇物理吸收替代現有的濕法脫硫及PSA脫碳,濕法制硫酸代替當前的間歇熔硫回收等新工藝。項目旨在通過技術和裝置改造進一步提高合成氣品質,降低能耗并實現污染物近零排放。
陽煤齊魯一化原為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公司,始建于1969年,是我國第一座以煉廠尾氣生產合成氨和尿素的氮肥廠。齊魯一化年產總氨近20萬噸,尿素和丁辛醇超20萬噸。
然而,傳統的煤造氣生產合成氨等化工產品的工藝充斥著大量污染廢氣廢水的釋放,會對周邊生態與居民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對此,合成車間高級工程師張磊表示:“先進的技術改造提升生產效率,優化能源使用,助力環境保護,是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更新核心工藝,替換掉過時的生產設備,降低污染物排放,并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率。”
陽煤齊魯一化曾做過多次工藝凈化項目,通過使用新技術,并對關鍵設施進行改造,實現了對工藝污染物排放的嚴格控制,為一眾煤化企業樹立了標桿。
三廢爐技術升級:從高能耗到超低排,以循環經濟破題
2018年,陽煤齊魯一化的三廢混燃爐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正式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成績優秀。此次工程提升了除塵電場數量,擴容原脫硫塔并進行技術改造,對現場裝置設備進行密封回收,集中匯合后進行凈化處理。改造后工藝中SO2、氮氧化物和煙塵等多項指標的排放濃度均顯著降低,SO2和煙塵的處理效率達到99.92%。
該工藝技術秉持循環經濟理念,無論是凈化原料還是凈化后的副產物,都得到了有效利用,提升了對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工藝流程的能源消耗。張磊提到,在運用的新型低溫甲醇洗脫硫工藝中,甲醇得到了有效的重復利用,可再生為富甲醇,大幅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工藝效率。而煙氣脫硫后的脫硫泥、爐渣和粉煤灰等將出售給建材公司進行回收,并綜合利用。“工藝優化不僅降耗減排,更讓‘廢料’變‘資源’”,張磊強調。
治污攻堅:污水、廢氣“雙管齊下”
2020年,陽煤齊魯一化的又一大工程100m3/h污水處理項目竣工并進行項目驗收。該項目基于原污水處理裝置改造,采用新型硝化工藝和氣體收集裝置,意旨進一步減少排放污水和廢氣。技術改造后污水處理量和質量均大幅提升,且廢氣排放濃度大幅減少。
據張磊所述,新裝置能通過低溫甲醇洗技術,高效脫除煤氣中的硫化氫(H2S)等含硫成分,絕大多數含硫氣體被送去硫酸裝置生產硫酸,剩余含硫惡臭廢氣(H2S、NH?等)進行集中收集,輸送至三廢爐燃燒,并采用脫硫脫硝設施的協同處理,大幅降低了廢氣的排放量。氮氧化物總排放量將近縮減了一半,SO2排放量減少了約86%,實際排放濃度遠小于國家規定SO2排放標準值(GB13223-2011)。
“調節池+缺氧反硝化(A池)+好氧硝化(SBR池)+過濾”的短程硝化工藝,使得脫氮效率提升的同時,進一步減少了對碳能源的需求。
通過在總排口配置水質指標在線監測設備,進行實時的水質監測,并聯網相關環保部門。改造后,出水COD,氨氮等關鍵指標遠低于《小清河流域標準》和企業直排限制。通過在總排口配置水質指標在線監測設備,進行實時的水質監測,并聯網相關環保部門,確保排放數據透明可控。
協同發展,社區共贏,環保與民生同頻共振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4號)要求,陽煤齊魯一化主動向周邊區域公眾公開項目信息,并全程征收公眾意見,旨在全面客觀的展現、評估項目對環境的影響。
其工業通過技術改造和對污染物的嚴格控制,有效減少了對工廠周邊區域的污染和破壞。此外,項目還采用低噪聲設備,實行了嚴格的噪音控制。企業有效緩解了生產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在后續的公眾意見收集中,這些措施都獲得了來自周邊公眾的認可。張磊說到:“綠色發展不是企業的‘獨角戲’,而是與社區共建共享的‘協奏曲’。”
結語
項目實施后,為陽煤齊魯一化及周邊區域帶來了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些技改項目不僅降低了能源和環保成本,還增強了企業的市場定位,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化工業應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導向,深化技術創新,推進節能減排和環保項目。陽煤齊魯一化在實現煤化工廠高效工作的同時,實現了對環境和社區的保護,為整個煤化工行業的污染防治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未來,企業將加速推進向向數字化、智能化工藝轉型,并繼續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綠色化工產業發展做出貢獻。(童丹)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