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國華電科工集團(以下簡稱“華電科工”)熔鹽儲熱試驗平臺啟用暨國家火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熔鹽儲熱試驗基地揭牌儀式在河南華電金源管道有限公司舉行(以下簡稱“華電金源”)。河南省能源規劃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申琳,中國華電科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彭剛平,以及鄭州航空港區黨工委、華北電力大學、東南大學、華電科工相關領導及重要合作伙伴主要負責人、下屬企業相關負責人共50余人參加揭牌儀式。
國家火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熔鹽儲熱試驗基地揭牌儀式
申琳在致辭中強調,能源轉型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大使命,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傳統火力發電亟待通過創新技術來提升效能、實現綠色發展。熔鹽儲熱技術作為極具潛力的儲能方式,對于優化能源結構、增強電力系統穩定性意義重大。華電科工熔鹽儲熱試驗平臺項目的啟用,是在能源科技創新之路上邁出的堅實步伐。這一項目將聚焦熔鹽儲熱關鍵環節展開深度探索,有望破解諸多技術瓶頸,產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為行業發展提供有力借鑒。而國家火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基地在此揭牌,更是搭建起了一個高端的產學研用協同發展平臺。
河南省能源規劃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申琳
據介紹,華電科工與華北電力大學在今年10月21日簽署了共建“國家火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電分中心”的協議,雙方致力于在火力發電領域打造“科技創新、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培育”的創新平臺。華電科工熔鹽試驗平臺作為“國家火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熔鹽儲熱試驗基地”,將從熔鹽性能試驗、熔鹽設備驗證等方面起到重要技術支撐作用。
彭剛平在致辭中介紹說,熔鹽儲熱技術作為一種成熟高效儲能技術,有著成本低、適用性高、不受選址限制等優點,在光熱發電、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以及熱電聯供等應用場景中具有明顯優勢,是大規模中高溫儲熱的主流技術。
彭剛平表示,華電科工歷經多年的技術沉淀與研發,獨立自主設計、建設的熔鹽儲熱試驗平臺,今天在華電金源正式啟用,這是華電科工與各方共同努力的結果,是華電科工全面落實提高電源側新能源消納比例、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具體抓手,也是深入實施國家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戰略,加快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又一生動實踐,標志著公司熔鹽儲熱業務向新技術創新、高端產品的研發、制造邁出了更加堅實的步伐。
中國華電科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彭剛平
試驗平臺投運后,將秉承開放性、市場化、多元參與、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原則,依托國家火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努力打造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專業試驗和共性技術服務的試驗基地,攜手各方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據悉,華電科工積極響應中國華電集團創新驅動戰略,依托華電金源基地有利條件,與華北電力大學共同完成了試驗平臺方案設計,并獨立承擔工程設計、組織施工和系統運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已成功申請為北京市科委立項支持的共性技術平臺項目。
嘉賓領導參觀華電科工試驗平臺控制室
該試驗平臺模擬了完整的熔鹽卡諾電站系統,具備系統儲熱容量4.5MWh,熔鹽儲熱溫度為400℃,儲熱時長4小時,其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預期,將實現六大功能。一是開展儲熱介質試驗開發,聯合頭部高校共同開發適用于火電機組的寬溫域儲熱介質;二是進行儲熱系統核心關鍵設備開發,依托平臺重點設計和開發熔鹽儲熱關鍵設備及新型設備;三是熔鹽儲熱系統集成能力技術儲備,驗證相關系統及設備性能,為熔鹽儲熱系統集成、分析優化等提供數據與支撐;四是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秉承開放性、市場化、多元參與、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的原則,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為合作各方提供試驗場所與共性技術服務,促進資源開放協同;五是儲熱專業人才培養,通過平臺試驗與后續功能拓展,使技術人員掌握全鏈條關鍵技術,并儲備技術人才;六是實現多能互補綜合能源利用,平臺計劃接入光伏工程,開發新型熔鹽儲熱系統并拓展應用場景,致力于打造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高地,推動我國能源技術革命與產業升級。
華電科工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與基地的啟用和揭牌,是華電科工在能源科技創新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華電科工公司黨委將以此為契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中國華電集團“建設世界一流清潔低碳能源企業”的目標貢獻力量。
嘉賓領導參觀華電金源生產車間
揭牌儀式后,嘉賓領導還參觀了熔鹽儲熱試驗平臺和華電金源生產車間,聽取了相關負責人對傳統產業及戰新業務進展情況的介紹。
請輸入驗證碼